IP–MS实验步骤_IP质谱一般可以拉下多少蛋白

2025-02-1903:19:04营销方案0

在科研的道路上,当你成功获得一颗新基因,并渴望探索与之互动的蛋白时,你可能会考虑哪些策略来揭示这一奥秘呢?过去,酵母筛库或许是你的首选,但若遇到诱饵基因的自激活现象,这一方法便无法施展。别急,让我们由伯小远引导你,揭示一种更为传统且有效的研究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IP-MS。

一、IP-MS的概述

IP-MS,即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凭借其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突破,逐渐显现出其强大的功能。此技术不仅能确认已知蛋白间的相互作用,还能精准鉴别与目标蛋白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尤其在不受自激活影响的情况下,它已经成为研究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主流策略。

二、IP-MS的工作原理

此技术以细胞内源性靶蛋白为出发点,通过靶蛋白抗体与细胞总蛋白的结合,促进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再引入预先与琼脂小珠或磁珠结合的protein-A/G(可与抗体结合),从而形成“结合蛋白-靶蛋白-靶蛋白抗体-protein A/G小珠”的复合结构。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白,再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酶解后的肽段进行精确的质谱分析,从而揭示与目标蛋白相互作用的伙伴。

三、实验材料与流程

本公司提供的IP-MS实验材料涵盖了动物材料与植物材料,具体信息如图所示。图示中详细描绘了实验材料及清晰的实验流程。

四、数据的深度解析

Data dependent acquisition模式的运用,让我们能够收集到质谱原始数据。接着,我们利用MaxQuant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匹配蛋白数据库,得到蛋白质的定性及定量信息。在此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质量的评估涉及多个方面,如质量偏差、酶切效率、常见污染物及缺失数据等。

五、结果呈现

对于质谱分析得到的数据,我们团队将进行基础的数据处理,包括蛋白定量数据、定量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差异蛋白的筛选、PCA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最终向客户呈现的数据如表所示,客户可根据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诱饵蛋白的互动伙伴。

表 IP-MS结果展示(部分数据)

六、IP-MS的独特优势

(1)检测到的蛋白质处于翻译后修饰的天然状态;

(2)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3)能够分离出天然状态的蛋白复合物;

(4)无需担心诱饵蛋白的自激活作用,确保了实验的准确性。

七、为何选择我们公司的IP-MS服务

(1)我们拥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

(2)对于发现的互作蛋白,我们提供多种点对点验证方法的联合验证服务,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