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今的电脑已经逐渐普及至千家万户。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人们对于电脑的各项配置信息也愈发了解。其中,画质表现无疑是众多用户所重视的,这也使得显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除了显卡这一关键因素外,显示器的性能同样不容忽视。而显示器能否正常工作,与其接口类型息息相关。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接口大致可分为DP、HDMI、DVI三种。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下DP接口的相关信息。
DisplayPort(简称DP)是由PC及芯片制造商开发,并由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标准化的数字式视频接口标准。这一接口无需认证和授权金,主要用于连接视频源和显示器等设备,同时还支持音频、U及其他形式的数据传输。
DP接口的设计旨在替代传统的VGA、DVI和FPD-Link(LVDS)接口。通过使用主动或被动适配器,它可与传统接口如HDMI和DVI实现向后兼容。DP接口既可用于内部显示连接,也可用于外部显示连接,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当前市场上,DP 1.2版本已能支持高达21.6Gbit/s的传输速度,超越了HDMI 2.0的标准。它支持多种分辨率,包括1080P 240、2K 165、4K 75和5K 30。而DP 1.3版本则支持更高的2K 240、4K 120和8K 30的传输速度。
最新的DP 1.4版本在带宽上达到了32.4Gbps,并加入了DSC显示压缩流技术,以支持4K和8K的分辨率。它还支持HDR数据包、前向错误修正技术以及高达32声道的1536KHz采样率等先进技术。
关于DP接口的历史版本,我们有DP 1.0,它在2006年发布后已被废弃。随后,DP 1.1a在2008年发布,允许使用其他传输介质如光纤来增加传输距离。而DP 1.2在2009年发布后成为广泛应用的版本,它的大幅提升使得传输速度达到21.6Gbit/s。
在DP 1.2a版本中,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增加了“适应性同步”技术,允许视频输出端动态控制显示屏的更新率。DP 1.3和1.4版本则持续在带宽和技术方面进行升级和扩展。
值得一提的是,AMD的多屏拼接技术特别依赖于DisplayPort接口。DP接口不仅带宽更高,而且成本相对较低,能够轻松支持如2560×1600这样的超高分辨率显示。
在相同分辨率下,DP接口的响应速度更快,且支持的分辨率更高。相比之下,HDMI由于带宽限制,单位时间内最高只能传输30帧的图像,而DP则没有这个限制。这一差异使得在高分辨率下(尤其是38402160以上),DP接口成为更好的选择。而在1080P分辨率下,两者的区别并不明显。
DisplayPort接口与HDMI相比,具有真正的免费优势。最新的DisplayPort接口不需要像HDMI那样每年支付会员费,也不必每个包含HDMI接口的产品都交钱,是完全免版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