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哲理句子_人生与大自然好词好句

2025-02-1905:01:34经营策略0

今日重温一篇旧作,记录于春暖花开的2015年4月30日,标题定为《自然的呼唤:返璞》。

春日融融,群芳竞艳。摆脱厚重衣物的束缚,赤足亲近大自然的怀抱,深深泥土的芬芳,感受清风的拂面之礼。静心聆听山与树的低语,侧耳品味虫鸣与鸟啼的和谐交响。此刻,心神清爽,惬意满怀。

忙碌的工作日常,久坐电脑之前,拘束于条条框框的限制,奔波于机械的两点一线之间。内心的重压随着紧张的节奏逐渐加剧,片刻的宁静与放松显得如此急迫与渴望。

近期,人们内心深处对亲近自然的渴望愈发强烈,网络之上热议不断。“我要踏上远行之旅!”“再不出发就老了!”“世界如此辽阔,我渴望一探究竟。”这些声音都源自人们灵魂的呼唤与向往。我们怎能只从一抹新绿、一瓣花香、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气息呢?

让我们走进山林,感受风的吟唱;奔向海边,聆听海的呼吸;探索原始森林的千年古木,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之上。在林荫深处寻找那一粒柳芽,那一朵野花的娇颜,享受那一瞬的宁静。如此,人们会由衷地感到快乐,心灵得到舒缓,灵魂也变得欢快起来。

在人类对大自然的深情呼唤中,我们是否也伤害了大自然的情感?我们将大自然的宁静与平和变成了放纵的场所。大自然虽然洁净无比,接纳一切污秽之物并使之回归纯净,但它却无法容忍真正的污秽。

周国平曾言,人是地球的客人。作为客人,我们在享受主人的款待时无需羞愧。但我们应懂得尊重与感谢主人。以教养为桥,搭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或许是人类对待自然的最恰当的态度。

纪录片《第三极》讲述了一位牧民对危难动物的仁爱之心。她未因狼群的而怨恨,反而用被狼咬死的羊肉喂养遗失的狼崽。她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坚信每一个生灵都值得敬畏。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提醒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当我们以谦和、宽容、恭敬、平等的心态对待自然界的每一个生灵与生命时,便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的体现。而这种敬畏与,也是对生命本身的最高礼赞。

人最真实的本性便是感悟大自然的母爱,因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人类便注定要回归自然。心向自然、拥有自然母性的人性流露是生命最本真的表现。

在阿来的中篇小说《三只虫草》中,一位寻找虫草的主人公小桑吉以纯洁善良的心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珍惜自然的馈赠并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敬重。但当他看到这美好之物流入由掌控的社会中时却也感到了痛心——天人合一的宝贝免不了遭遇物欲俗世的糟蹋。

我们应当深思:如果虫草有知,看到人类如此贪婪的行为是该感到悲伤还是无奈?大自然母亲曾多次告诫我们:生命源于自然最终也要归于自然。在获取生存发展的养分时我们要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慈爱无私;而当面对自然的考验时我们要像孩子一样去尊重与敬畏母亲。

让我们回顾一下培云先生的《自由在高处》中提及的巴黎玫瑰的故事吧。在战争的阴云笼罩下巴黎人却以鲜花表达他们的坚韧与热爱生活的态度他们用鲜花迎接每一个清晨他们没有向敌人示弱他们用生命诠释了自然的尊严与价值。

当人们面临生命的终结时或许会有各种情绪与想法但无论何种状态我们都不能忘记回归自然的怀抱那里才是生命的本源。一个卖花姑娘的勇敢行为告诉我们:生命是何等尊贵不应被任意剥夺;生命是何等善良对于心存善念的人来说都是无畏的因为生命源于自然最终也将回归自然。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