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怎么算_直接人工成本计算公式

2025-02-1906:40:28销售经验0

人工产值管理如何有效推进

一、确立人员标准工时成本

(A)计算月成本时,一般取上一年度该员工的月均人工成本作为参考,若无数据则可依据同级别其他人员的工资水平进行估算。

(B)标准工时则应基于上年月均上班天数,按照工作小时数,折算出每月的平均工作时间(小时)。

(C)将月成本除以标准工时,得出每小时的成本值,如为计件工资制,也可按类似方式计算,以件数代替小时数。

二、设定人员工时产值标准

月度产值即每位员工应为公司贡献的收入值。此数值可通过分解订单/合同或参考外包报价的价格来获取。类似于外包工作中企业报价有利润空间,我们也可以要求内部员工遵循此标准。如无法达成,则可以考虑使用外包来提升性价比。

三、建立报工工时记录系统

重点记录每位员工每日的工作时间、生产批次以及完成的工作量或工件数。建议采用报工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以避免表格采集的滞后与不便。

四、确立工件与工作价值标准

基础步骤完成后,接下来将关注效率值的计算与管理。以下是详细步骤:

A. 如何评估员工实际产值?

在收集到上述数据后,可开始评估员工的实际产值。而非直接用实际工时(或工件量)乘以标准产值来计价。而是根据完成的成果进行定价。例如,对于完成某个工序的员工,在确保合格的情况下,为其估定该工序的价值。然后以此价值乘以完工量来得出价值或确定工序在订单交付中的占比,再根据订单价格确定完成此工作量的价值。

B. 如何计算个人产值贡献及比重?

计算出某员工某段时间的产值后,即可进行产值对比管理。涉及到的值有:实际成本(工时/工作量乘以计件价格即工资)、实际产值以及标准产值乘工作量得出的值。若实际成本值小于实际产值且小于标准产值,说明工作表现合格并创造了价值。

若实际成本值小于标准产值而实际产值更大,说明能力超群且物超所值。相反,若实际产值小于实际成本值,则说明工作表现不合格。

C. 如何确定个人效率?

除了上述的产值评估外,还需进一步评估个人的工作效率并进行公司内部的横向对比以建立效率标杆。

计算个人效率值的方法为:A为标准产值(即前述评估的实际产值),B为实际效率值(实际产值除以实际工时),C为B与A的比值(即个人每小时的工作效率与公司目标效率的百分比)。此值越大,表示效率越高。

后续管理中,可设定一个基础值要求员工达到,并持续优化此数值。

五、持续优化人员产值效率

为提高团队产值效率,需关注以下三个数据指标:人均实际产值、人均产值众位数及人均产值中位数。

人均实际产值易于理解,为全体员工的平均值,可反映公司整体情况。

人均产值众位数可揭示公司普遍流行的产值水平,有助于提高整体效率并使更多人达到此水平。

人均产值中位数则是中产值的中间数,若与平均值差距大,则需关注并调整以平衡整体表现。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