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你提到的A项目LCOE低至0.19,真是令人惊讶!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用的计算公式和折现率是怎样的呢?只是暂未透露详细信息吧。了解清楚这些,或许我们能更全面地看这个项目的经济性。
我们时常接触到LCOE这个概念。但仅仅低LCOE真的就意味着项目的经济性好吗?答案并不那么简单。
LCOE,英文全称为“平准化度电成本”,是一种量化指标。最早由外国机构用于火电、水电、气电等传统能源项目的发电成本计算,之后被引入新能源行业。
关于LCOE算法的调研
电力行业对LCOE算法公式有着多种解读和探讨。经过广泛调研,我们发现至少存在5种不同的LCOE计算公式。由于各公式中的取值不同,计算结果也会有所区别。
(1)GE在《2025风电度电成本》中的LCOE公式
(2)《光伏发电系统效能规范》(NB/T 10394-2020)中的LCOE公式
(3)设备厂家的LCOE公式
(4)国际权威咨询机构的LCOE公式,该公式由国外专属模型团队维护,考虑了多种因素,包括折现率和利息。
(5)行业机构修正的LCOE公式,该公式考虑了含税情况,旨在与上网电价进行对比。
LCOE算法的常见区别
不同公式之间存在一些关键区别,如是否处理建设成本为含税或不含进项税、折现率取值的差异、是否考虑固定资产折旧的抵税作用以及LCOE是否含税等。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问题,这里以某光伏项目为例,列出了不同公式计算LCOE的结果。从这些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式不统一带来的问题。
如何正确使用LCOE
为了准确使用LCOE,需要统一公式和折现率。不同机构的LCOE在未公布相应公式和折现率的情况下,不具备横向可比性。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统一的公式,如《光伏发电系统效能规范》中的LCOE公式,并明确折现率的取值方法。
不同类型项目的LCOE差异分析
不同类型项目的LCOE存在差异,主要受到LOOE(度电运维成本)和LIOE(度电投资)的影响。集中式风电和光伏项目的LOOE占比较高,而分散式风电和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的LOOE占比相对较低。LIOE(度电投资)也因项目类型和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同类型项目LCOE差异分析
对于相同类型的项目,储能占比、上网小时数、其他建筑工程费及其他特殊费用等因素也会对LCOE产生影响。例如,配置不同比例储能的项目之间,LCOE会有明显差异。
结语
谈及LCOE时,我们必须关注其所使用的公式和折现率。只有同一机构公布的LCOE才具有可比性。了解不同类型项目的LCOE差异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评估项目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