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大赛”是由批准并纳入《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的赛项之一,是目前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的唯一一项。
为了助力广大高校老师在教学创新大赛中取得佳绩,小北特此准备好了10份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获奖成果报告范文。想要免费领取范文模板的朋友们,请留意文末详情哦!
本期特别分享的是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的一等奖获奖项目——《“看-够-创”三步教设计 ——以为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获奖项目的详细信息:
课程名称:《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学生人数:25-30人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将掌握汽车行业转型期的热点和前沿工程问题相关知识,学会主动学习知识的多种途径,并能运用知识迁移方法解决相应问题。
能力目标:学生将学会运用计算方法和编程思维进行数学建模、程序设计、结果分析、模型改进,能够流程化解决真实工程问题的典型环节。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业责任感,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激发自主创新的意识。
教学创新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汽车行业快速转型的需求,该课程需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创新与改进:
1. 课程知识体系需反映汽车领域工程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专业能力训练需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和编程基础,并学生如何与同行沟通以解决工程问题。
3. 传统课堂需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试错、改进和优化的过程,以提高学生发现新问题并实现创新的几率。
教学创新方法和实践:
该课程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高阶目标设定、知识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更新、考核方式创新等,以达成“看得见、够得着、创得出”的教学目标。具体实践包括:
1. 课程架构创新:基于“新工科”的三步教学创新设计,构建“汽车+多学科”的知识体系。
2. 知识构建创新:建立“汽车+多学科”资源库,启发学生的迁移式思考。
3. P教学创新:采用阶梯式和流程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和解决工程问题。
4. 考核方式转变:细化考核模块,强调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的结合,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知识/案例/教学能力更新与提升:
随着技术的升级和学生反馈的拓展,在线资源库将定期更新;科创成果将不断融入案例库,反哺课堂教学;教师也将参加行业教学会议以开拓眼界并提升教学水平。
课程考核方式: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考核占比50%,主要评价学生的课前在线学习、课堂表现、课中和课后测练、课堂小组项目等;终结性考核占比50%,主要评价学生的计算和程序的准确性、课程论文的选题创新性、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等。
教学创新效果: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在计算、编程和工程基础知识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能够较好地完成从基础案例到真实工程问题的挑战。该课程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创新的机会和平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