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学院曾对1979年的MBA学员进行了一项深入的研究,研究显示,那3%设定了清晰且可写下来的明确目标的学生,在毕业十年后的收入是其余97%的学生收入总和的十倍。那么,您是否有为自己设定过明确的目标呢?您是否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决心为之努力呢?接下来,让我为您详细解读一下设定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GROW模型助力我们实现高绩效目标。
马克·麦克乔克在其著作《哈佛商学院未教你的事》中提及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该案例涉及到哈佛大学的一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定清晰、可写下来的目标并付诸实践的人们,在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当我们为自己设定了目标,我们的思维、时间和精力都会更加聚焦。没有目标的人往往无法有效利用自己的资源。而将目标清晰地写下来,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激励的过程。愿意将目标公之于众的人,是愿意掌握自己人生方向的人,他们能够调动一切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成功"这个词往往与达成目标画上等号。将自己的目标明确并付诸实践,是通往成功的关键一步。
谈及实现目标的技巧,就不能不提GROW模型。这是一个在教练理论中广为运用的模型,能够帮助我们在设定目标后,更有效地实现它。
GROW模型详解
GROW模型包含四个方面:Goal(目标)、Reality(现实状况)、Option(选择与策略)、Will(行动计划)。下面我们来逐一解读这四个方面的含义。
以小明为例,小明是一名电子系大二的学生,他对计算机专业充满兴趣。他的目标是转行从事计算机专业,并希望进一步提升学历,未来能够读研究生。这就是小明的Goal。
接下来,小明需要审视自己的Reality,也就是他目前的状况。这包括他的时间安排、所在学校的资源、家庭经济状况、英语水平、课程选择等各方面因素。
在了解了Reality之后,小明需要思考Option,即他有哪些选择和策略可以实现他的目标。比如,他可以选择在国内读研、出国读研、直接就业等不同的路径。每个路径都有其潜在的Option和策略。
小明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Will,也就是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具体的时间安排、执行步骤、所需资源和可能遇到的挑战等。
小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分析了到达目标的不同路径和潜在阻碍。他考虑了自己的经济能力、学习能力以及风险应对能力,最终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
在使用GROW模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迭代和调整。当我们运行完一圈GROW模型后,不要以为就结束了。我们需要持续地评估我们的进展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