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整数构成三角形黑盒测试_看图数三角形

2025-02-1912:17:57创业资讯0

黑盒测试方法论:判定表学习笔记

本篇内容源自测试人社区的分享,旨在深入探讨黑盒测试中判定表的应用与实践。

一、概述

因果图虽为辅助工具,但通过深入分析,最终可得到判定表,进而依据此表编写测试用例。需注意,绘制因果图过程繁琐,可能会影响测试效率,直接编写判定表也是一种有效的测试方法。

二、判定表基础

1. 条件桩:指问题的所有条件,它是判定表的基础。

2. 动作桩:代表问题的所有可能输出或结果。

3. 条件项:针对条件桩的具体取值或情况。

4. 动作项:当条件项发生变化时,动作桩的对应输出或结果。

三、判定表的制作流程

1. 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明确问题的范围和可能的输出。

2. 确定规则数,通常为条件取值个数与条件数的乘积,这有助于确定判定表的复杂度。

3. 填入条件项,详细罗列每一个条件的所有可能情况。

4. 根据条件项填入相应的动作项,从而得到初始的判定表。

5. 对判定表进行简化与优化,去除冗余和重复的条目,使判定表更加清晰明了。

四、实例应用:判断三角形类型

1. 输入三个正整数a、b、c,作为三角形的边。

2. 通过判定表判断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3. 如果能构成三角形,进一步判断其类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一般三角形)。

五、确定条件桩与动作桩

1. 条件桩C1:边能否构成三角形?需满足a<b+c、b<a+c、c<a+b的条件。

2. 条件桩C2至C4:分别针对三边是否相等进行设定。

3. 动作桩则包括非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可能的输出结果。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