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的封装结构是工艺设计的基础,我们不对其命名进行分类,而是根据引脚或焊端的结构形式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片式元件类、J形引脚类、L形引脚类、BGA类、BTC类等,具体如图所示。
二、片式元件类封装详解
片式元件类封装主要是指形状规则、具有两引出端的片式元件,包括片式电阻、片式电容和片式电感等。
此类封装的耐焊接性良好,无论是有铅工艺还是无铅工艺,都能承受多次的焊接过程。其工艺规范,主要使用英制表示方法,与行业习惯密切相关。常用的片式电阻/电容的封装代号与对应尺寸也已列出,便于参考。
三、J形引脚类封装特点
J形引脚类封装(J-lead)是T早期的一种常见封装形式,如SOJ、PLCCR、PLCC等。这种封装的引脚呈J形,间距标准,工艺性好,不易出现焊接不良问题。
四、L形引脚类封装介绍
L形引脚类封装,也称为鸥翼形引脚,包括SOIC、BQFP、QFP、SQFP和QFPR、TSSOP等多种。这种封装的引脚为L形,间距系列多样,需注意吸潮问题及细小引脚的易变形情况。在操作过程中需小心,避免引脚变形导致的焊接不良。
五、BGA类封装详解
BGA类封装(Ball Grid Array)主要有塑封BGA、倒GA、载带BGA和陶瓷BGA等多种。其引脚为焊球形式,位于封装体下,需用X光设备检查。此类封装属于湿敏器件,需注意吸潮问题,并应远离机械应力集中区域放置。
六、BTC类封装解析
BTC类封装包括QFN、SON、DFN、LGA、MLFP等多种形式。其焊端为面,与PCB焊盘形成“面-面”连接。此类封装的工艺性相对较差,焊接难度较大,需注意焊缝中空洞及周边焊点虚焊或桥连等问题。需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技巧来确保焊接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