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气体收集装置详解
本文延续前文内容,深入探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的收集方法。
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通常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是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气体收集方式的选择需依据气体的密度、其与空气中成分的反应性以及在水中的溶解性。
基础篇:基本收集方法
一、排水法
适用条件:对于那些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排水法是理想的收集方式。
实例:实验室收集氧气、氢气及甲烷等气体常常采用此法。
注意事项:
- 当观察到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方可开始收集气体。
- 当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后,若气泡开始在瓶外冒出,则说明瓶内气体已收集满。
- 相较排空气法,排水法能收集较为纯净的气体,但所收集的气体不干燥。
- 导管口只需略微集气瓶口,过长则不利于气体的收集。
二、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条件:适用于收集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
实例:实验室收集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时常用此法。
注意事项:
- 导管应伸至集气瓶的底部,以便更好地空气。
- 此法所收集的气体相对较干燥,但纯度略逊于其他方法。
- 为确保安全,向上排空气法所收集的气体通常需要进行验满操作。
三、向下排空气法
其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与向上排空气法类似,只是导管的位置和气体的流向有所不同。
提高篇:高级应用与技巧
一、多功能瓶的应用
无论是正放还是倒放的多功能瓶,都可以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收集需求,通过调整导管的连接方式来灵活收集气体。
二、真空气囊的优点
真空气囊在收集气体时,因其密闭性良好,能够同时达到气体纯净和干燥的效果。
升华篇:特殊气体的收集与处理
1. 对于氨气这类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并可能污染空气的气体,可采用特定装置进行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以防止环境污染。该装置中的倒扣漏斗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2. 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有效地去除二氧化碳,使瓶内仅收集到一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