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标准_GB55015—2021新标准

2025-02-1916:09:23销售经验1

《建筑照明设计新规》GB/T 50034-2024于2024年8月1日正式启用,原先的标准GB 50034-2013现已演变为推荐性标准GB/T 50034-2024。由于各地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节能规范经常引用此规范,其影响力依然不减。新规还引入了健康照明、智能照明以及直流供电等先进技术。

健康照明是指根据人类的视觉及非视觉效应,通过改善光环境质量,以促进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其从照度、亮度分布,光的质量(Tc、Ra、Ri、SDCM)等多个维度进行构建,尤其在第4.6.1至4.6.8条中涉及非视觉效应的相关条款。

智能照明则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自动控制等技术,对环境信息和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处理,并实施特定控制策略的照明控制系统。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

关于第6.3节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部分建筑目前尚无现行值。现行值已移至《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中。原2013版照明规范中的目标值已转化为现行值,并增加了20%的目标值。

关于照明功率密度限值的执行,需首先满足GB 55015的规定,而是否执行GB/T 50034的目标值,则取决于当地的绿色建筑或节能地标要求。

设计照度值与标准照度值之间的差异也有所规定。按照2024年版的规定,设计照度计算值与照度标准值的偏差不应超过+20%。因为标准照度值是维持照度的最低值,所以不应有负偏差。

规范中对于“宜”和“应”的理解也很重要。能够量化的部分在规范中采用“应”,而非量化的部分则采用“宜”。例如第4.4.1至4.6.3条中关于照明光源、灯具及频闪效应等规定。

对于规范中的重复或不一致条款,需注意其背景。3.2节和3.3节分别针对照明光源(如LED灯)和照明灯具(如LED灯具)的规定,由于对象不同,可能出现条款上的重复或不一致。

闪变指数和频闪效应可视度是衡量照明质量的两个指标。其中,闪变指数用于评估低频闪烁(<80Hz),而频闪效应可视度则用于评价高频不可见频闪(80~2000Hz)。

墙面和顶棚的平均照度也有其特定的规定。这旨在确保合适的室内亮度分布,同时避免因过分考虑节能或使用LED照明系统而导致的亮度分布过于集中。这有助于提高视觉舒适度并减少眩光。

第5章的照明标准值新增了居住建筑室外公共区域、老年人照料设施、公共建筑室外公共区域以及工业建筑(包括水处理和汽车工业)等场所的照明标准。

对于未来的照明设计展望,包括LED技术的发展、照明方式的转变、健康照明的引入、按需照明、智能照明以及照明工程碳排放计算等方面。其中LED技术将发挥其优势,如高效性、灵活性、方向性强等,以实现更先进的照明功能。

健康照明工程评价方法也已提出,而智能照明则结合了LED技术、IT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为了实现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照明设计新规》还引入了照明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机制。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