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渐进式延迟退休下的养老金变动
随着时间步入2025年,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正式实施。对于这一,许多民众存在疑问,尤其是关于延迟退休对养老金的具体影响。例如,有友人询问:原定于2025年8月退休,按照新的延退规定,可以推迟至10月退休。这样的延迟,对于工龄满36年与不延迟的35年10个月的情况,养老金的差异是怎样的呢?
过去,人们的养老金计算方式与工龄紧密相关。但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后,特别是建立了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金计算模式,养老金待遇的基本原则已经转变为“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
目前,我们的养老金是按月缴费,缴费时间越长,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特别是在某些地区,如山东省,其养老金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于工龄的细微差别,如35年10个月与36年的区别,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考虑基础养老金部分。为了计算差异,我们需要设定一个平均缴费指数。这个指数通常在0.6至3之间,大多数老职工的指数多在0.7至1之间。假设平均缴费指数为1的情况下,每一年缴费年限可领取社平工资的1%。这意味着,35年10个月的工龄可领取约35.83%的社平工资,而36年工龄则可领取36%。两者之间的差距为0.167%的社平工资,按照山东省2025年的预计社平工资8000元计算,基础养老金相差约13.36元。
关注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延迟退休意味着个人账户的余额会有所增加,同时计发月数也会有所变化。例如,当我们的缴费档次为8000元时,每多一个月的个人账户都会增加640元的余额。假设延迟两个月退休,那么个人账户将增加两个月相应的利息收入。这样计算下来,合计的个人账户余额增加约1880元。对于60岁计发月数来说,延迟退休两个月将从139个月变为稍低的数值,这将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增加。
关于过渡性养老金部分。这部分主要是针对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进行补偿。由于不涉及跨年度社平工资的变化和新的缴费积累,因此晚退休对此部分待遇的影响为零。
综合考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增加,每月的养老金待遇将有所提高,具体增加额为84元左右。这一增加的养老金待遇是长期有效的,并且随着未来养老金的调整,增加的幅度还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