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的扬州,一种不同于春日的氛围展现在眼前。人们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当真正踏入冬日的扬州,才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深藏的低调之美。尤其是个园,它虽没有春天的繁华,却在冬日的冷清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
当我踏入个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那广为传颂的四季假山,而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竹林。这片竹林虽然不是个园最为人熟知的景观,但却是它的灵魂所在。绿意袭来,仿佛将冬日的寒冷隔绝在外。
个园建自清嘉庆年间,是由黄至筠在旧有的明代园林寿芝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建成的。黄至筠酷爱竹子,认为其正直有节、虚心向上,因此将这片园林种满了竹子。园名“个园”便是由竹叶的“个”字形状而来,蕴“月映竹成千个字”的诗意内涵。
游历于个园的小径上,目光逐渐被假山所吸引。这四组假山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让人不得不赞叹黄至筠的审美与匠人的精湛技艺。
春山展现层层叠叠的绿意,夏山则透出夏雨后的清新与凉意;秋山黄石堆叠,古朴而庄重;而冬山则如同静待来年春天的苏醒。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冬山的一处墙垣上,透过圆孔隐约可见春山的景色,这无疑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的自然哲学。
个园与扬州其他园林相比,有着独特的气质。它既有北方园林的大气之风,又兼具南方园林的细腻之处。它或许没有苏州园林那样的精巧细致,但正是这种“留白”的设计,让游客在园中更能感受到空间的开阔与自由。
漫步于竹林与假山之间,环视着园林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园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停驻在秋山前,我久久地凝视着那微微泛黄的一石壁,仿佛能够看到黄至筠和他的时代虽然早已远去,但他的情怀与兴衰依旧在这片园林中得以延续。
在个园中度过的时间总是显得格外短暂。无论是冬日的冷清还是春日的热闹,个园都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这里的每一处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在穿梭时光的也能感受到一种人生的起伏与四季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