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的例子10个_以逸待劳故事20字

2025-02-2010:29:48经营策略1

《三十六计》中独树一帜的第四计——以逸待劳,诠释了兵法之智。此计谋并非主张轻率出击,而是劝勉将帅蓄锐,应对疲惫的敌人。

经典诠释:原典言明“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这“困敌之势”便是指令敌人陷入难以摆脱的境地;“损刚益柔”则是借用《易经·损》的,以刚强的姿态面对敌人,同时运用柔韧的策略使我方化被动为主动。这样的战术不必然要通过直接交战来实现制胜。

谋略故事:昔日陆逊智破蜀军,正是运用了以逸待劳的策略。刘备领兵伐吴,,但陆逊深知山地战不利,故而采取战略退却,使蜀军陷入战线绵延、斗志松懈的境地。半年之后,当蜀军疲惫不堪、首尾难顾之际,陆逊果断反攻,最终火烧蜀军营帐,大获全胜。

再看李牧对匈奴的智谋。战国时期,李牧面对匈奴侵扰,不选择立即出击,而是坚守城池并加强训练士兵骑射技术。几年间,他以逸待劳,待匈奴轻敌之际,巧妙设伏,最终击败匈奴大军。此后十余年,匈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运用策略要点: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在于如何使敌方陷入困境而并非盲目进攻。保持冷静与沉着,了解自己与对方的环境、意图及实力是至关重要的。要准确把握时机,如山岳般稳重待时机成熟时果断行动。

现代应用场景:《三十六计》中的以逸待劳在现代社会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商业竞争中,企业可先稳固基础、提升质量与服务水平。当竞争对手因过度扩张或市场变化出现问题时,再出击争夺市场份额。如海尔集团早年专注于内部管理与产品品质提升,待实力增强后迅速占领市场。

在谈判中,一方可先让对方充分表达诉求,待其疲惫或出现破绽时再提出条件。英国友尼利福公司的柯尔经理在与非洲交涉时采用的便是此策略,他主动退让赢得对方信任后最终获得更大利益。

在职场与人际交往中,以逸待劳同样适用。职场人士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积累经验,当机会来临时便可脱颖而出。在人际交往中若与他人发生矛盾,可先保持冷静再以平和的方式化解矛盾。

在体育竞技领域中教练可根据对手状态制定相应战术。运动员在赛前进行充分训练与休息也是运用此计策的重要一环。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