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资深记者 报告张探
寒风已然侵袭,B2B电商平台正处于冬令时期。在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所举办的第五届产业互联网盛会上,此种萧瑟之感更是萦绕其间。
据托比研究团队的汇报资料,去年整年度B2B电商平台获投数量微降,预计为202起,较前一年有所减少,但投资总额却已突破680币。这也预示着ToB行业各巨头间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曾经在2018年盛行的说法中,认为那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破晓之年。现今年关临近,业界风闻众多巨头转向了ToB领域。冷暖自知,市场情况不容乐观。
观察至2018年,行业的领军企业已然显现出不同的态势。根据托比网发布的B2B电商平台榜单,钢铁电商在其中有着较强存在感,几家巨头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表现着其相对突出的市场集中性。有的企业在稳固的资本基础之上已经开始实现盈利;但也不乏某些企业正在资本层面苦苦挣扎,不断求救于资本市场。
经济记者在此次会议上采访多位业内的决策者、公司领导和投资人。多方共识表明,B2B行业的扩张步伐逐渐放慢,2019年各大平台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在这种大环境下寻觅生机。也正是此举暗示了行业的优胜劣汰已进入待决时刻,并即将使得领先者的集中化愈发明显。
据报告指出,电子商务的总体交易规模在2018年有望达到一个新高度——37.1万币,同比增长率高达28.73%。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规模预计将达至22.3万,比前一年增长了16.75%。
昔日,B2B电商平台受到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这种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加入其中。不过眼下看之,行业内似乎尚未形成长久的盈利模式。逐渐削薄的资本期望之下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即便是对此不太理解的接盘资金也在大量涌入市场。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成为了所谓的“接盘侠”,而他们最终的出路或许在更不懂市场的二级市场小散户中寻求“割肉”。
鉴于大宗商品与我国经济成长息息相关,面对经济在2018年呈现的增速下滑及未来之不祥征兆——2019年面临下行的巨大压力,产业资本面的收紧趋势将会是对于已急需资金扶持的B2B电商平台无益的消息。
报告中提出产业互联网所具有的种种价值包括增强企业收益、提高生产效率等各个方面。作为产业互联网中重要的一环,B2B电商平台的发展仍然在路上,还需不断地探索和进步。
未来的道路如何铺就?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当前的资本寒冬中存活?在日益严苛的融资环境下,那些未能快速变现的B2B电商平台如何挖掘自身的造血能力?
由于行业特性所限,B2B电商平台需要大量资金来扩大交易规模。由于多数平台扎根于传统行业——尤其是大宗商品领域——这不仅仅凸显了金融特性;也面临着信息程度较低及电商平台的信任问题。平台不仅需要不断的资金注入还需要不断地对上下游的企业用户进行知识教育,导致该行业的崛起之路崎岖难行,这与资本市场期望快速退出回报的要求产生了明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