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榆树市保寿镇民悦农机的别样农业模式
步入榆树市保寿镇的民悦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你会惊奇地发现不同于常规的种植场景。这里的“田园风光”不是青翠的蔬菜地,而是一排排温馨的牛舍。这大棚的结构和用来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如出一辙,宽敞的空间与良好的通风设计都为养殖牛只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头牛都有充足的运动空间,这不仅保障了养殖环境的卫生,也确保了牛只的健康成长。
合作社的理事长徐禹庆分享了他为何选择在大棚里养牛的初衷。他告诉我们,这源于对自家稻田秸秆的再利用。“收割后的稻草经过精心处理,如晾晒、筛选、切碎和混合添加剂等工序后,其营养价值大大提升。”他进一步解释道,“再经过酶解和发酵等环节,这些秸秆就变成了黄牛喜爱的美味饲料。”徐禹庆在开始养牛之前,就已经对水稻秸秆的回收与加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民悦合作社如今已饲养了400多头西门塔尔牛。这种品种的牛不仅产乳量高,其产肉性能也与专业养殖的肉牛不相上下。徐禹庆介绍说,通过在大棚内养牛,不仅能有效消化合作社产生的水稻秸秆,还能为合作社节省一大笔费用。“我们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118公顷,将稻草回收再利用制成饲草,每年能为我们节省约25万元的饲草成本。”
更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通过巧妙的牛粪利用方式,使得种植的水稻成为了绿色有机产品。徐禹庆说:“牛粪经过发酵后被送到农田,每公顷土地使用10吨腐熟牛粪,其肥力相当于大量的化学肥料。这样每公顷土地能为我们节省约1500元的化肥开支。”
这种循环农业的实践,离不开榆树市近年来对农业从业者的持续培训。这些培训让农业带头人如徐禹庆等学到了许多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循环农业方面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被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