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电泳条带图的解读_镍柱亲和层析蛋白纯化

2025-02-2017:46:32营销方案0

杆状病毒与昆虫蛋白表达系统的应用与实验流程

杆状病毒-昆虫蛋白表达系统是现物技术中的关键工具,其显著优势在于能高效表达外源蛋白,促使蛋白正确折叠与修饰,使蛋白具备天然活性。该系统宿主特异性强,对人类等哺乳动物安全,因此在生物医、农业和基础科学研究等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系统概述

杆状病毒通过感染昆虫细胞,实现外源基因的表达。这一过程从实验材料准备到蛋白纯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表达流程。

二、实验材料与准备

1. 昆虫细胞系如Sf9细胞,需在特定的培养基(Sf-900 II SFM)中,添加10%胎牛血清,并置于27℃、5%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 实验中还会用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1、限制性内切酶、T4 DNA连接酶以及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三、基因克隆与重组质粒构建

1. 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

2. 对扩增后的目标基因和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回收目标片段。

3. 将回收的目标基因与载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利用T4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

四、重组杆状病毒的生成与筛选

1. 将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

2. 将阳性重组质粒转染Sf9细胞,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收集转染后的细胞上清,得到P1代重组杆状病毒。

五、病毒扩增与蛋白表达

1. 使用P1代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经过培养得到P2代重组杆状病毒。

2. 通过收集感染后的细胞及培养液,离心分离细胞沉淀和上清,采用Western blotting、ELISA等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进一步利用亲和层析纯化手段,得到高纯度的目标蛋白。

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1. 目的基因插入载体失败:需检查酶的活性及反应体系成分,确保目的基因与载体纯度足够。

2. 重组病毒构建效率低:需优化转染环节的各项参数,如转染试剂的质量、比例及昆虫细胞的状态等。要确保重组质粒的完整性与纯度,并筛选更合适的昆虫细胞系以提高构建效率。

七、参考文献

[1] 相关领域研究论文及成果介绍。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