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走向优秀心得体会_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500

2025-02-2017:57:25销售经验1

达到卓越的境界实属不易,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追求,更是时间上的考验。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如同凤凰涅槃,需要不断地自我超越,而后方能屹立不倒、发展壮大。

要理解卓越,首先需明确公司作为最重要的创造者所发挥的根本作用。一切都是为了公司的繁荣,而非仅限于产品和市场。这要求我们关注公司的主体,如同报时者而非仅仅制造时钟。

那些真正达到卓越的公司往往能够长久地保持其卓越的地位。很多公司虽然也曾表现出色,却始终未能跨入卓越的行列。那么,这个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之路又该如何去走呢?

此书依旧运用《基业长青》中的方法对公司进行调研与解读。通过组建研究小组、设定卓越标准、收集数据、分析讨论,我们试图找出其中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深入探究后我们发现:

1. 聘请外部名人担任领导并不一定能带动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2. 经理人的特定薪酬形式与从优秀到卓越的过程之间,并未发现系统性的联系模式。

3. 策略虽重要,但并不是实现跨越的唯一因素。两组公司都制定了明确的策略,而实现跨越的公司也并未在制定长期战略上花费更多时间。

4. 实现跨越的公司不仅关注如何成为卓越,更重视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应该停止。技术变革虽能推动转变,但并不能直接促成跨越。

5. 实现跨越的公司并非刻意去制造变化、激励员工或营造统一氛围。在合适的情境下,责任感、一致性、动机和变革等问题会自然得到解决。

构建从优秀到卓越的框架

最终达成的卓越,源自训练有素的人、思想和行为。这里的人指的是第5级经理人,重视人才先于一切;思想指的是面对现实的坚定信念,以及化繁为简的“刺猬理念”;行为则是指建立训练有素的文化,同时借助技术的加速作用。

无论结局多么令人振奋,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都非一蹴而就。这一过程中没有单一的明确行动、宏伟的计划或一劳永逸的创新。幸运的突破和意外的奇迹更是不会发生。

《从优秀到卓越》的理念追求的是持续的卓越业绩,而《基业长青》的理念则是打造长久不衰的卓越公司。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