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青春期孩子入睡困难_大脑总是控制不住胡思乱想

2025-02-2019:44:48创业资讯1

探索失眠背后的心理迷雾

据我们的研究观察,大多数面临失眠困扰的人们,在睡觉时都会遭遇一个普遍的现象:他们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地胡思乱想。这些思绪无章可循,试图控制却愈发无法自制。这种状况给失眠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形成了这样一个闭环:越是想睡,思绪就越活跃,而思绪的活跃又进一步阻碍了入睡。这种情况的发生频率极高,约占到总失眠人群的75%以上,成为了失眠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在临床中,很多医生将这种现象归因于焦虑。针对这一问题,多数医生往往束手无策,通常开具或抗焦虑物来应对。但深入剖析后我们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性质的睡眠症状。其心理病理机制可解释为:

一、心头压着过去发生的极度痛苦事件,想起时痛苦无比,难以理性排解。人们往往试图通过睡眠来压抑这些记忆。久而久之,回忆与睡眠之间便形成了一对观念与行为上的矛盾,进而导致失眠。

二、各种痛苦的事件或经历,在白天可能因忙碌或交流而被暂时遗忘。但到了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这些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随之而来的是痛苦、烦恼、紧张、激动、忧愁等情绪,它们干扰了入睡的过程,造成了情绪观念与入睡行为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失眠。

三、过早地后,若大脑尚未产生生理睡眠需求,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回想各种事情。准备睡眠的行为与大脑未达到生理睡眠需求的状况之间形成了矛盾冲突,这几乎成为了失眠的必然结果。

上述三种情况均体现出了一种“”的倾向。在临床处理上,其实并不复杂。当生理睡眠来临而你准备就寝时,若出现思维活动,不必强行压制。人的大脑在睡眠前并非静止的,而应允许有一些活动的存在,不应排斥其存在。

对于这种情况的缓解,有以下几种调节方法:

1. 面对大脑中涌现的事件和胡思乱想,不去深究其因,也不必寻求结果。逐渐地,思维会因疲倦而自然减缓,系统能量消耗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引导你进入梦乡。

2. 如果你能为胡思乱想找到一个解释或结果,只要在得出结论后不因此产生过激情绪,便能平顺入睡。若情绪激动,可稍事延迟再,待情绪平稳后再入眠。

3. 若往事依旧牵动你的情绪,说明这些记忆对你的影响深远。此时不必急于入眠,可以梳理思绪,待情绪稳定后再。若情绪持续不稳,可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解开你的心结。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你将能恢复自然的睡眠状态。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