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面皮,一道承载着陕西关中地区,尤其是西府宝鸡地区深厚情感的特色小吃。自2011年起,宝鸡岐山擀面皮就被认定为名小吃,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用料,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其特点鲜明,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是关中西府风味小吃中的佼佼者。
乡情散文中常提及的西府名吃——擀面皮,选材讲究。陕西当地冬小麦的生长周期长,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而有弹性,是制作擀面皮的优质原料。擀面皮的制作过程精细,经过和面、洗面、沉淀、发酵、调浆、熟化等多道工序,最终制成“白、薄、光、软、酿、香”的擀面皮。
在制作方式上,擀面皮与其他米面皮有所不同。它不是将面调成糊状蒸制,而是先擀成面再蒸熟,然后切成条状。这种独特的制作方法使得擀面皮的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
擀面皮在陕西一带的民间百姓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岐山擀面皮为最正宗。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乡情的寄托。在宝鸡的街头巷尾,蒸笼上的氤氲雾气、烟火街巷里的小小摊位,都藏着浓浓的乡情。
无论是凉拌、热炒还是蒸制,擀面皮都能根据个人口味和爱好进行适当调节和制作。一张张晶莹的面皮,配以最正宗的岐山醋和陕西油泼辣子,调味讲究,美味十足。尤其是在夏天,一碗油辣子擀面皮,配上一个烧饼,喝一碗鸡蛋耢糟,真是“爽”到心里。
近年来,随着宝鸡面皮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和电商、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宝鸡擀面皮已经走出陕西,走向世界。在宝鸡市岐山县,有许多知名的擀面皮店,如“歧山八亩沟”、“君乐鑫”等,他们的擀面皮面筋道、油辣香、口味好,成为人们争相品尝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