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某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大街1号的晴空机器人技术服务(辽宁)有限公司(简称晴空机器人)内,记者目睹了机器人工作的繁忙景象。在各个隔间里,机器人各司其职,有的以矫健的手臂动作挥舞,有的正专注于激光模拟瞄准的练习,还有的在努力锻炼“肌肉”等动作。在旁边,工程师们正严谨地通过编程对机器人进行出厂前的最后测试。
在晴空机器人公司,工程师们正在编程对即将出厂的机器人进行最终测试。他们细致地调试每一个程序,确保每台机器人都能完美地适应即将上岗的岗位。
随后,这批机器人将被派往千里之外的智慧工厂,无论是粗重的体力工作还是精细的操作任务,它们都能胜任。这些工厂只需为每套机器人支付每月5000元的租赁费用。
“采用租赁形式使用机器人工作,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晴空机器人的负责人王威解释道,“从市场的反馈来看,机器人主要替代的是在复杂生产环境中从事枯燥工作的人工岗位。一旦机器人投入使用,整个生产线的效率将提高4.2倍以上。”
记者在现场还发现了一个新的应用场景——厨的机器人。晴空机器人正在开发一款可以自动炒菜的机器人产品,预计将于2024年10月推向市场。
“这款机器人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全自动化操作。”王威介绍道,“它能够按照预定的标准自动进行食材配料和烹饪过程,将极大地帮助食堂厨师双手。”
随着晴空机器人公司新商业模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开始从传统的购买设备转向直接雇佣机器人。劳务派遣机器人的出现解决了企业引进高端设备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心。
不论是焊接、搬运还是打磨工作,晴空机器人生产的200多套“打工人”机器人已经遍布全国40多个工厂的不同岗位上。它们在高铁轨道部件焊接、电机部件上下料、矿工设备部件上下料等工作中表现出色,涉及农业、医、船舶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等众多先进制造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