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难题——“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人可能会提出管理六字箴言:抓大、放小、管细。
抓大就是要抓住主要的事务,放小则是要懂得授权。
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管细”这一环节。
管细,其实就是注重过程管理,并且要足够细致。
管理者经常会被问到:“我本月的业务目标布置得很清楚,但实际进展却与预期偏差很大,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管细”。
一个好的结果,必须要有好的过程。不注重过程管理,不抓住细节,最后的结果往往就会出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学会抠细节,让自己成为细节控。
管理者要明白,不抓细节,是拿不到好结果的。那么,如何抠细节呢?其实就是要管理有颗粒度,追过程要有抓手。
所谓管理有颗粒度,就是梳理清楚业务流程。我们要把业务流程从获得开始,一直到成交和后续服务的整个流程都梳理清楚。
以中供的业务流程为例,他们分为七大步骤:搜集、电话沟通、初次拜访、客户跟进、二次拜访、成交与后续服务。每个大步骤中,我们又会分若干个小步骤,加起来总共有40多个小步骤。
我们细化到每个业务动作,按照流程走,至少能保证70%的稳步推行。当出现问题时,我们就会按照流程倒推,找到问题所在。
那么,什么是管理要有抓手呢?其实就是要有量的控制、技能的提升和心态的管理三个抓手。
首先说量。量有两层含义,一是数量,二是质量。在业务执行过程中,每个流程都要定量。只有每个流程、每个时间点都定量了,我们才可以每天通过数据看板做过程监控。
比如“3861法则”——每天打30个有效电话,拜访8个客户,6个是有效拜访,即见到决策人,了解其需求,并介绍我们的产品。这样的量通常能带来好的业务结果。
再说技能。在业务漏斗图中,量决定漏进来多少,而技能决定能往下一步漏多少。技能越高,水平越好,转化率也就越大。提升技能需要跟着整体业务流程走,每一个节点需要什么样的技能都要清晰。
最后是心态。心态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抓手。业务执行过程中,在技能和量都具备的情况下,心态会起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心态发生变化,他的技能、勤奋度也会发生变化。
除了抠细节,还要动态管理。这包括客户的心态管理、员工的心态管理和管理者自己的心态管理。比如跟客户接触时,要了解客户的心理活动,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对于员工的心态问题,要通过激励机制和沟通机制去解决;对于管理者自己的心态问题则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处理团队现的各种问题。
除了注重细节和动态管理外, 还需要有足够的管理工具和实战模板来支持日常的管理工作。通过这些工具和模板, 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 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并持续改进管理过程.
点击下方链接, 立即学习, 助力你的团队取得更好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