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人生百态
在年轻的时候,生活的节奏快速而紧凑,每日为了工作而奔波,聚会的时光显得如此奢侈。那些亲缘、同窗、老友,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淹没在日常的忙碌中。
当岁月的车轮驶入退休的站台,时间的沙漏逐渐变得宽裕。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和忙碌,金钱也不再是唯一的追求。人们开始回首过去,试图找回那些曾遗失的联系。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除了与家族成员的团聚,人们还会起昔日的同学、老友,共聚一堂,欢声笑语中重温过去的时光。
但人生并不总是如人所愿。退休后的老人置身于人群中,有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驱使,仿佛自己的时间和金钱被无形的力量所裹挟。过多的社交活动,往往需要花费不少的金钱。
频繁的聚会和吃喝,哪怕是轮流做东,也常常让人觉得是花钱买来的烦恼。过年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大规模的聚餐,或许是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
在人群中,人心的复杂难以揣摩。这种情绪的内耗,往往让人感到疲惫。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社交需求是人类基本的五大需求之一。”人们在社会中,总希望能够与外界建立联系,获取某种价值或利益。
即使在普通的友情中,也存在一种无形的情绪价值。我们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这便是社交的根本逻辑。在职场上,我们帮助他人,同时也被他人帮助,完成利益的交换。
对于一些亲戚的请求,如果在我们能力范围内,自然会伸出援手。但面对众多的亲戚朋友,我们无法一一照顾到。总有一些亲戚的请求,我们无法满足,这种爱莫能助的情况时常发生。
退休后,我们的“利用价值”或许已经不如从前。这时,人们可能对你直言不讳,甚至敢于与你争论。别人对你是否友好,是否欢迎你加入他们的聚会或团体,态度往往一目了然。给过你帮助的人,不一定始终对你感激;而那些从未给予你帮助的人,可能会对你心生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