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质量管理的核心,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绩效管理和质量改进。
今日我们将深入探讨广为人知的5W2H方法,也称为七何分析法。这种方法帮助我们准确、简洁地描述问题,使得即使是非业务相关的人员也能迅速理解。
那么,何为5W2H呢?其包含的元素为:What(是什么),它指明问题的具体内容;Why(为什么),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Who(谁),明确责任主体;When(何时),确定时间节点和顺序;Where(哪里),指出问题发生的地点或环节;How(如何做),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How much(多少),评估所需的资源和成本。
以5W2H框架为导引,我们更易开展分析。
针对‘Who’:
在生产加工环节,人员的角色至关重要。操作员的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会极大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在分析质量问题时,首要任务是找到相关人员,无论是操作员、检验员还是其他相关人员,以便更清晰地理解问题所在。
关于‘What’:
在追溯缺陷的过程中,清晰地描述失效模式或现象至关重要。描述时无需过度展开,只需客观地陈述事实。
‘Why’的探索:
为了理解失效的根本原因,我们需要对失效模式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我们要探寻管理上的不足、系统性的问题以及直接原因。这一过程可能会涉及5Why分析法。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When’的考虑:
当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了应对措施后,需要考虑最佳的执行时机。选择合适的时机能确保措施的执行力与效果达到最佳。
‘Where’的定位:
我们需要明确措施在哪个生产工序或流程节点执行效果最佳。这包括识别问题的主要发生地以及最需要实施改进的环节。
‘How’的实施:
关于如何执行措施,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可能性。这可能包括为操作员提供培训、要求工程人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防呆处理或从管理层面提出改进建议等。
‘How much’的评估:
在措施执行后,我们需要评估其效果。这包括哪些措施已被执行、哪些仍待执行,以及执行措施所需的成本和实际带来的收益。我们还需要对比预期与实际差异,并据此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5W2H方法的应用场景广泛,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它不仅适用于缺陷分析,而且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