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穿着的层次与温度调节,内层的排汗,中层的保暖,外层的防风,这样的搭配使得冷热皆可调节。在为孩子增减衣物时,老师可以根据室内的温度来灵活应对。多穿一层总比少穿一层来得暖和,这是我们穿衣的基本原则。
温度与衣物之间的换算,其实是一种巧妙的搭配艺术。其中,26℃可以视作当天实际温度与衣物所提供的温度之和。
一件T恤可以视作增加1℃的温度。
衬衫则相当于为身体增添了2℃的温暖。
穿着牛仔裤或休闲裤,其温暖度与衬衫相近,皆为2℃。
卫衣则如同一道3℃的温暖屏障。
毛衣则能提供4℃的温暖。
加绒的裤子、卫衣以及开衫更是将温暖度提升至5℃,如同给身体包裹了一层暖意。
羽绒马甲与棉服都提供了相同的温度效果,相当于5℃的保温效果。
而薄羽绒服则能为身体增添6℃的温暖。
羊羔毛外套更是将温暖度提升到了7℃。
对于厚羽绒服,其保暖效果可达到10℃,为寒冷天气提供了足够的保护。
例如,在20至25℃的室内,可以选择T恤搭配牛仔裤,温暖度正好为3℃。
而在15至20℃的环境下,可以穿着卫衣、牛仔裤和开衫,这样的组合就能达到9℃的温暖度。
对于更寒冷的天气,我们可以选择多层搭配,如卫衣、厚裤子外加厚外套,或者毛衣、厚裤子搭配羽绒马甲等,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