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探讨了商家后品字段的设计思路,旨在为商家提供便利并提升其工作效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本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了详细解析。
为便于理解,可将商品信息的构建想象为一次线下拍卖会的准备工作。每个商品如同一个展位,展示着不同的商品信息,等待着用户的出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拍卖过程简单直观,用户出价即延长拍卖时间,直至确定最后的赢家。值得注意的是,此业务目前仅在开放。
在深入探讨具体功能模块之前,本文先普及了一些商品常用名词,如SPU和SKU,以便大家对相关概念有统一的理解,为后续的阅读提供顺畅。
接下来,文章从实际场景出发,分析了商家管理商品信息的设计思路。商品基础信息是不考虑额外附加意义的、商品客观本质的信息。这些信息如标题、图片、品牌等,是商品的本质体现。它们不仅影响着用户对商品的第一印象,也是商家维护商品的重要依据。这些基础信息几乎都需要必填。
针对不同字段,文章进行了详细解释与要求。例如,标题和描述用于精准描述商品;品牌能提升用户对商品的信任度;图片能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商品;价格信息则包含了最低成交价、运费和划线价,这些都是用户关心的重点。
文章还讨论了商品运送信息的重要性,并解释了为何在功能上省去“物流管理”大模块,选择使用货源所在和预计物流天数作为最关键的两个指标。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商品送达需求。
对于商品的属性和SKU/SPU的管理,文章强调了其重要性。通过归纳、完善商品属性,可以增加出单的概率。精细化管理到SKU库存和SPU库存,能确保商品的精准售卖和库存的准确管理。
文章强调了对产品设计要抱有同理心、敬畏心,提醒我们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基础模块。题图的使用也增加了文章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