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布线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虽然操作不算复杂,但在实际项目执行时仍然会遇到不少疑问。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探讨:
一、线缆损耗与预留问题
根据《GB 50311-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指引,我们需关注线缆的损耗及预留情况。
对于语音业务,每个电话8位模块通用插座配置的线对数量应有一定基础保障,并在总需求线对的基础上额外预留至少10%的备用线对,以应对可能的损耗。
对于数据业务,主干端口和备份端口的配置有明确规定。当使用电接口时,应按照4对线对容量配置;若为光端口,则应按照1芯或2芯光纤容量配置,并确保光缆的规格有足够的余量以应对潜在损耗。
二、布线中的弯曲与预留长度
同样依据《GB 50311-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室内光缆的预留长度有严格规定。如在配线柜处、楼层配线箱处以及信息配线箱终接时,都有具体的预留长度要求。
光缆敷设安装时的最小静态弯曲半径也需符合规范,以确保线缆的顺畅使用和寿命。
三、综合布线线缆用量的精确计算
为了准确计算综合布线线缆的用量,我们提供两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是估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现场信息点位的水平距离,运用公式进行估算。公式为: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为楼层高)。考虑到损耗因素,一般按1.1倍计算线缆。
第二种是精准算法。这种方法需要对每个点位的线缆用法进行实际测量,并制作表格进行统计。这种方法虽然较为繁琐,但能提供非常精确的数据。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前端预留、管内水平配线、管内垂直配线、桥架内配线、弱电井高度、机柜内预留以及构件数等信息,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我们对项目有充分的了解和细致的测量,以确保线缆的合理使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