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斌,一位85后的男生,辞去了大型连锁咖啡企业的运营管理工作,选择在浙江兰溪租地打造小农场。他热爱自然和烹饪,每天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场生活。
▲“粉色衬衫”番茄,滨斌农场特一
在近七年的农场耕作中,滨斌从无到有,从小团队到自给自足,实现了从无收入到收支平衡的转变,并积累了固定的订菜用户。近期,我们采访了滨斌,了解了他作为农场主背后的酸甜苦辣。
滨斌的自述:
我是滨斌,一个热爱自然与烹饪的农场主。曾在大型企业从事运营管理工作多年,但最终选择离开城市的喧嚣,回归田园生活。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常常思考生活的真谛。我发现自己对蔬菜、植物、昆虫等自然生物充满兴趣,平时喜欢在厨房烹饪美食。我辞职开办农场的决定并非一时兴起。
▲我的农场生活
30岁那年,我决定租下3亩地开始种植蔬菜。我从别人身上汲取经验,学习自然农法,如福冈正信的《一根稻草的》和《自然农法》。在桐庐的农场中,我通过连续正确的方式耕种土地,逐渐改善土壤质量。
在我的农场里,我严禁使用化肥和农。厨余垃圾如不要的菜叶都会放回土地里循环利用。我种植的蔬菜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质地更加。从采摘开始,我就已经有了崭新的感官体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农场从3亩扩展到20亩,拥有了自己的小团队。虽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我认为农业靠天吃饭,因此我采用多样化种植模式来规避因天气异常导致的损失。
▲丰收的季节
在我的农场里,没有随大流的“先付投喂”模式。我坚持完全开放式的订单购买方式,让消费者更加灵活和便捷地购买蔬菜。虽然每天忙碌而疲惫,但看到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时,我感到非常满足。
虽然有时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我喜欢用美食来治愈自己。例如用刚上市的板栗做南瓜汤或用应季的萝卜炖筒骨高汤。这些朴实的食材总能让我感到幸福和满足。
现在的我虽然忙碌但很充实。我享受着每一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我深知自己选择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同样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