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门话题中,一个关于“上班时疲惫不堪的原因”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思考。
有位答主肥肥猫的回答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声:
“别再用忙碌来掩饰你工作的无趣。当你感到上班的疲惫却又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时,其实你内心清楚,你所做的工作毫无意义。”这段话道出了许多人心中未曾说出的困惑。
没错,很多时候,我们仿佛身处在一个没有波澜的工作流程中。虽然坐在办公桌前,但却能感觉到身心都逐渐疲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晨起,混沌地走进电梯间,傍晚时分又空虚地走出大楼。面对着电脑屏幕,一排排毫无感情的数字跳了出来,而你也在群里进行着永无止境的“好的”回复。
每天重复着订盒饭、贴、听同事聊八卦、在网上随便抄些工作小结。日子就这么过去,似乎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和成就感。这种空虚感让人倍感压抑。
盖洛普的全球职场人士工作满意度调查显示,仅有少数人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而大部分人则处于“不投入”或“消极怠工”的状态。这不禁让人思考,工作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你为什么而工作》一书中,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指出了现代工作中令人厌恶的原因:程式化的工作流程、过度的以及过度依赖物质激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工作变得单调乏味。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回工作中的满足感呢?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呢?
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对工作的厌恶。亚当·斯密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工作的机械化一面: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这种分工体系使得每个人都像是一个零件,而公司则像一台巨大的机器。虽然效率提高了,但人的情感和价值却被忽视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重复着同样的戏码,对领导的监督感到不安。
虽然工作可能让人感到压抑和不满,但我们仍然可以寻找改变的方法。施瓦茨认为,找到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的工作事项是关键。
工作不仅仅是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人价值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工作提升自己的技能、获得成长、实现梦想和人生价值。
我们需要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为了金钱而工作,还是为了职业规划而工作,抑或是为了某种使命而工作?
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并找到了工作的意义时,我们就能赋予它额外的价值。比如那位第三个泥瓦匠一样,他看到了自己的工作对他人的价值和意义。
稻盛和夫先生曾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当我们将工作的意义与自己的使命联系在一起时,我们就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要想找到更舒心、更有成就感的工作,我们可以借鉴管理学家杰弗里·普费弗的研究成果。那些高效率的公司通常具备以下特征:提供完善的工作保障、团队自我管理、高自、高于行业标准的薪酬、完善的培训体系等。
总结一下就是:我们要寻找一个既能提供稳定保障又能让我们成长和有自的工作环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工作赋予意义。
当你明白了工作的真正意义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时你就不再是那个被动的而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你在为自己的人生耕耘而不是为别人的收获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