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看似如同一抹奢华的点缀,看似是多余的装饰,看似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实际上,所有的提升、开拓、进取、升级、突破,都与之紧密相连,其关联性十分强烈。
因为,一切动力源自于内心的痛苦、责任、和欲望。欲望代表热情与激情,它是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欲望无止境,可不断升级,无上限。而兴趣,正是一种欲望,它既是发自内心的、自主的,又是持久且无上限的。
只要把握好度,做到劳逸结合,找到兴趣后,就能坚守初心,心无旁骛。如果再叠加上平衡的把握,那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结果就会自然产生。
兴趣的重要性仅次于生存,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生存是依赖于兴趣的。真心喜欢的,称为兴趣,也称为初心。
有人说自己无兴趣,那只是他自己的主观判断。客观而言,即使是没有思考能力的傻子,也有他们喜欢的事物或行为。
人的欲望多种多样,如对食物的嗜好、对音乐的喜爱、对学习的渴求等。
人的天赋也是多种多样,如手指的细长、身高的高矮、肌肉的强弱、记忆力的强弱、思考的速度等。
人的擅长同样多样,如口才清晰、学习迅速、篮球技巧、足球技艺、问题分析、写作才能等。
我们必须明确并坚定兴趣的存在和其重要性。
那么,如何去寻找和培养兴趣呢?
核心过程如下:
通过测试等方法全面找到各方面的兴趣。
统筹出各方面兴趣的程度。
将兴趣串联、起来,并找到可以承载这些兴趣的事情。
调整影响兴趣发展的因素,使其朝正向发展。
然后,全心投入,持之以恒。
从程度出发,看各个维度的表现。无论是在身体、精神、情感、对外物、对他人、对理论知识、对场景还是对事情上,我们都要找到最真实的反应、最持久的持续、最享受的时刻。
从能力的三个分类中寻找和尝试。查找自己在哪种感知力、分析力、决断力、优化力等能力上反应最强烈。无论是过程的每个步骤还是目的的每个级别,都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反应。
例如,“反应很快”是一种特点,它的优势在于接收和理解快,适合沟通理解临场反应。而劣势可能是急躁、耐心不足,容易犯错。需要找到各种特点的优势和劣势部分,并将其统一组合转化为优点。
举例来说:
有些人反应迅速,适合快速决策和快速执行;而有些人反应较慢,却具有耐心足、态度好等优点。这就像《人生状态和天赋探测表》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检测出每一个人的兴趣点、擅长点以及程度分数。
将所有的兴趣点统筹起来后,运用思维与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去实现它们。当遇到冲突时,要学会融合各种元素。如果某一方面无法实现,那么就尝试用另一种方式去完成它。无论是促进、强大还是转化各种力量都是为了达到平衡与融合。
如何实现融合共赢呢?
这需要依据前述的分级分类和《兴趣强度表》来进行。顶级的目标是实现八合一的兴趣爱好——符合身体的天赋优势、符合精神的天赋优势、符合情感的天赋优势等八项元素统合一致。
简而言之,寻找和培养兴趣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细心观察自己、了解自己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实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美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