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演进,新一代的年轻人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崭露头角。曾经被家长们眼中的90后已经成家立业,甚至肩负起为人父母的职责,而今的学生主体则已转向00后和10后。
常言道,“三岁一代沟”,在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差异已显而易见,即便是在90后与80后之间也存在着文化和喜好的隔阂。如今,这种差异在家长与00后学生之间表现得更为明显,以至于许多家长对他们的流行文化感到困惑。
学生时代总是充满了不能与家长分享的小秘密。过去的学生在聊天时需小心翼翼,避免被家长发现。但如今的学生在社交交流上更为大胆,即便被家长发现其聊天内容也毫无所惧,只是让人看不懂罢了。
对于现代学生是否过于聪明或小聪明用错地方的问题暂且不论。为了不被家长和老师发现聊天内容,他们独创了一套如同“摩斯密码”般的沟通语言。即使被发现,老师也难以理解破译这套暗语。
例如,某位中学生发明的暗语,使用数字代表拼音,每个字的发音用竖线隔开,并可在数字上方标注声调。这种暗语在上课传纸条时使用,即使被老师发现,纸条上的内容也不会被轻易识破。接收纸条的同学或许需要对照表才能解读。
尽管这是学生基础的聊天密码,但若不遵循一定规律,家长们看到也会感到困惑。不知何时起,00后学生们开始喜欢使用由数字、字母、符号乃至表情组成的“暗语”进行交流。有些暗语可通过拼音寻找规律,而有些则令人费解。
虽然有人认为学生使用字母聊天是为了节省时间,适应快节奏社会。但有时学生的操作仍让老师和家长摸不着头脑,如使用表情符号表达句意。对于此现象,有人不禁要问,找这些符号的时间,难道不够用来打完句子吗?
虽然学生的初衷可能是为聊天记录加密,但不知不觉中,这些难以破译的聊天暗语在日常对话中也频繁出现。比90后的火星文更难理解,让人看着十分不舒服。而且现在很多学生习惯使用这些暗语,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似乎都不会好好说话了。
现在的00后学生不仅创造了这些令大人费解的聊天暗语,有些还成为了广泛流传的网络用语。学生喜欢使用这些网络用语,部分原因是为了省事,打几个字母符号就能代替想说的话了。另一原因则是部分学生不擅长表达情感,认为网络用语能减弱直接用词的情感表达。
学生使用网络用语仍需适度。不少学生因习惯于网络用语表达情感而出现语言匮乏和语言表达能力退步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有些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不自觉地使用网络用语。像“yyds”“xswl”这样的缩写也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这不仅让老师能否看懂成为问题,即使看懂了,满篇的网络用语也难以获得高分。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虽然00后学生追求新颖、使用神秘的聊天暗语是自然的趋势,但也要适度。不要让这些缩写占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部。否则,语言词库的退化对学生学习和考试都是不利的。
电子科技的进步使得00后学生在网络游戏和聊天中沉浸其中,自然衍生出家长不理解的网络用语。家长应适度让学生使用手机和电脑,同时也要理解学生独立性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尊重与空间。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网络用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