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iPhone 14系列手机爆出以来,大家对iPhone 14 Pro系列的“感叹号”挖孔屏热议纷纷。不少人都觉得这一设计有些突兀,被称为“叹号屏”。鉴于此,苹果公司紧急推出了“灵动岛”设计,用全黑背景巧妙遮住了原本的叹号,将其变身成为颇具特色的“丸屏”。这一创新设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诸多好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丸屏更易被大家接受呢?
这就要说到,丸屏并非iPhone 14 Pro的首创。早在2019年,三星S10+就首次采用了丸形状的挖孔设计。只不过那时的挖孔位于屏幕右上角,并非居中设计。而国内的一些品牌如荣耀V30、小米K30、真我X50等也采用了丸屏设计,因此大家对这种设计形式的接受度相对较高。
其实,叹号屏和丸屏都可归为挖孔屏的一种。在智能手机全面屏类型中,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堪称经典。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对屏幕的遮挡度越来越小,尽可能提升了屏幕的完整性和视觉体验。回顾智能手机全面屏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全面屏的概念最初是由小米提出的。
2016年10月,小米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全面屏概念手机——小米MIX,将全面屏概念推向世界。这款手机的屏幕采用了三面无边框设计,比例为18:9,屏占比高达91.3%。虽然作为概念机无法大规模量产,但其成功开启了智能手机的全面屏时代,其无边框设计甚至成为了全面屏的典范。
随后,苹果吸收了全面屏的概念,在2017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刘海屏手机——iPhone X。相较于小米MIX屏幕下方的宽下巴,iPhone X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做到了更极致的边框设计,四边等宽在当时的智能手机中外观十分突出。刘海屏设计在手机界引起了一阵效仿,一直延续至今。
而到了2018年,各种新概念全面屏纷纷涌现。升降式前摄全面屏、水滴屏和挖孔屏成为了继刘海屏之后的经典设计。同年,夏普S2首发了“尖”全面屏,后来逐渐演变成水滴全面屏,因其制作成本不高且比升降式全面屏更易实现而被许多中低端机型采用。
同样在2018年,三星发布了全球第一款挖孔全面屏手机——三星A8s,标志着挖孔屏的诞生。经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和改良,挖孔屏逐渐成为全面屏手机的标配。相较于水滴屏,挖孔屏更为美观、便宜且可靠,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全面屏实现方式之一。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手机厂商如苹果、华为、小米、三星等大多采用这三种类型的全面屏设计。那么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你最喜欢哪种全面屏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