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人类迄今为止飞行最远的人造飞行器,大家脑海中首先闪现的往往是传奇的旅行者一号。
在1977年9月5日,宇航局发旅行者一号,这是一艘前往外太空的无人探测器。当时的天文学家观测到太阳系行星的特殊几何排列,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机会。利用这个时机,人造探测器只需要微量的燃料进行航道修正,便可以借助各个行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造访太阳系中的四颗气态行星。于是,旅行者一号及其姊妹二号应运而生。
据宇航局的最新消息,旅行者一号在历经漫长的飞行后,已穿越太阳的日球层,现距离地球约226亿公里。目前,它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继续驰骋于星际空间。
尽管旅行者一号飞行了如此遥远的距离,但我们仍需面对一个事实:它在宇宙中飞行了近44年,却依然在太阳系的范围内徘徊。这让许多人产生疑惑:太阳系究竟有多大?
从银河系的视角来看,我们的太阳只是猎户座悬臂内的一颗普通黄矮星,直径仅为139万公里。太阳系的范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广阔得多。许多人误以为太阳的日球层顶就是“太阳系的边缘地带”,因为那是太阳风遇到星际介质而停滞的边界。但实际上,日球层顶并非太阳的真正边缘。目前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的边界是以太阳的引力束缚为界定的,也就是所谓的奥尔特云范围。
奥尔特云是一个包裹整个太阳系的球体云团,由众多的彗星构成。这些彗星是早期太阳系形成时,外围遗留下来的剩余物质。我们知道太阳系源于46亿年前的星云坍塌,坍缩后太阳占据了总质量的99.86%,其他则形成了八颗行星和众多的卫星以及数不清的小行星。柯伊伯带以外的空间物质形成了奥尔特云。在这里,彗星依然受到太阳的引力影响。科学家认定奥尔特云为太阳系的边界。
奥尔特云极为庞大,距离太阳约有5万至十万个天文单位,半径长达约一光年,换算成公里大约是9.46万亿公里。这意味着只有飞出奥尔特云才算是真正离开了太阳系。旅行者一号虽然已飞行了44年,仅飞行了20个光时,要想彻底飞出太阳系仍需一万七千年左右的时间。这一庞大的尺度让我们感叹:太阳系对于人类而言已如此浩瀚广阔,更何况其上的银河系以及更大的星系团呢?它们的庞大几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