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服务营销课程核心知识点总结
一、服务基本概念与特征
-
服务定义
服务是通过与服务组织的人、系统或设施互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无形活动或过程,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异质性、不可储存性等特征。 -
服务与有形产品的区别
- 无形性:服务无法被触摸或直观展示。
- 生产与消费同步性:服务过程需顾客参与,如航空服务中顾客与服务同步进行。
- 所有权不可转移:服务交易后顾客仅获得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二、服务营销组合(7Ps)
服务营销在传统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基础上新增以下3个要素:
- 人员(People):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性直接影响顾客体验。
- 过程(Process):服务流程设计需确保效率与一致性,如银行排队系统优化。
- 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通过环境、设施等有形元素增强顾客信任感,如酒店大堂设计。
三、服务供需管理策略
-
需求管理
- 调整服务时间/地点:如旅游旺季酒店增设临时服务点。
- 差异化定价:通过溢价区分顾客群体(如银行贵宾窗口)。
-
能力管理
- 优化资源配置:限制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包括时间、设施和人力资源。
- 动态调整供给:在需求高峰期提升服务效率或增加临时资源。
四、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
-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取决于期望与实际体验的差距,具体包括五类差距,如服务承诺与实绩的差距(差距4)。 -
服务质量维度
包含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有形性五个层面。 -
顾客忠诚阶段
- 认知忠诚 → 情感忠诚 → 行为忠诚 → 可持续忠诚。
五、典型习题示例
单选题
-
服务不可储存性导致( )问题。
A. 形象混淆
B. 供求失衡
C. 供需平衡需求
D. 所有权转移
答案:C -
服务营销组合新增要素不包括( )。
A. 人员
B. 过程
C. 促销
D. 有形展示
答案:C
判断题
-
服务消费仅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
答案:错误(服务消费是结果与过程的双重体验)。 -
服务标准化可完全消除异质性。
答案:错误(异质性由人员互动产生,难以彻底消除)。
以上内容综合了服务营销课程的核心理论框架与典型题型,涵盖基础概念、策略模型及实际应用场景。具体教学案例可根据行业特性进一步细化(如航空、金融、酒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