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门店帮扶收费情况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第三方服务型和平台支持型三类,具体收费标准和形式如下:
一、政府主导型帮扶收费
-
固定年费与专项资金支持
地方政府针对新开设门店收取每户每年300元的帮扶费用,用于项目经费及人员工资。同时根据实际需求,通过专项资金支持门店运营(如技术培训费按需收取)。 -
租金减免政策
针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的可免除3个月租金,非国有房屋鼓励协商减免或延期支付租金。具体执行中,租赁期不足3个月的可按实际天数减免。 -
专项补贴政策
部分地区对夜间营业(22:00至次日6:00)的餐饮、零售等实体店,按营业面积分档补贴,最高达50万元。
二、第三方服务机构收费模式
-
综合套餐收费
服务机构根据帮扶内容(选址指导、运营培训等)提供定制化套餐,费用范围在4万-10万元/年,服务内容越全面费用越高。 -
按销售额提成
部分代运营机构采用“基础服务费+销售额提成”模式,提成比例通常为5%-20%,适合初创期门店。
三、平台型帮扶政策
-
佣金减免
美团等平台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困难商户实行佣金减半(每单封顶1元),其他地区佣金5%封顶,并提供免费运营工具支持。 -
费率透明化
平台推行费率透明化政策,明确技术服务费计算方式,降低商户运营成本。
收费特点与注意事项
- 区域差异:不同地区帮扶政策及收费标准存在差异,需以当地最新文件为准;
- 动态调整:部分政策设触发条件(如连续30天未达增长阈值时切换保底模式);
- 合规要求:所有收费需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避免额外负担。
建议根据门店类型、区域政策和服务需求,综合选择帮扶方案以优化成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