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精准帮扶案例分享(2025年更新版)
一、分类精准帮扶模式
青岛市通过建立个体工商户分类帮扶体系,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筛选“闪光小店”,累计培育认定1050户优质商户。例如即墨麻片传承人于守环的店铺,在获得官方认证后吸引大量客流,年销售额达数百万元。该模式结合媒体宣传和政策倾斜,帮助传统手工艺等特色店铺实现品牌升级。
二、经营转型指导案例
- 店铺改造与功能拓展
延安市某乡镇零售户卢雄在客户经理指导下,将传统杂货店升级为多功能地标店,增设休息区、农特产专区及十余项便民服务,日均客流量提升至200人次,并带动周边困难商户共同发展。 - 数字化经营支持
十堰市烟草局通过“知音通”系统协助商户完成店铺智能化改造,同步解决支付系统故障等实际问题,2024年累计帮助350户完成服务升级,客户毛利率提升1.5个百分点。
三、平台资源整合案例
全国320座万达广场在2025年推出“消费券+流量扶持”组合策略,通过小程序发放每日400张50元电子券,引导消费者到指定商户消费。该措施使参与商户单月销售额平均回升23%,特别在餐饮、服饰等业态效果显著。
四、质量认证与品牌培育
通化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名特优新”评选活动,21家个体工商户通过质量认证提升竞争力。例如联众手机维修站凭借技术认证成为区域标杆,同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带动土特产商行销量增长40%。
五、创新营销实践
部分实体店采用“需求痛点解决法”,如记忆力培训学校从“提高成绩”角度重构宣传策略,通过精准定位学生家长需求实现招生量翻倍。此类案例印证了“围绕客户真实需求设计服务”的有效性。
以上案例展示了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商业平台的多维度帮扶策略,涵盖政策支持、经营指导、资源对接等关键环节,为实体店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