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招商模式培训课框架
一、基础概念与政策背景
-
招商模式演变
- 传统招商:以税收优惠、奖补政策为主,现已逐步退出。
- 新政导向:强调合规性,注重产业链竞争力与公平竞争。
-
核心政策文件
-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落地后,南京推出“链式招商”“场景招商”等新政,聚焦产业生态构建。
二、核心招商模式与实操方法
-
链式招商
- 定义: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以“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为目标,提升区域产业协同性。
- 实施路径:
- 选链:聚焦区域优势产业(如六合区“合我所需”策略)。
- 布局:通过提前对接供应链、测算物流成本(如10公里半径协同)提升企业落地意愿。
-
场景招商
- 定义:开放城市应用场景,吸引企业参与技术验证与市场拓展(如无锡低空场景清单、宿迁产业链场景清单)。
- 关键步骤:
- 梳理场景需求:发布场景清单,明确技术应用方向。
- 吸引企业“接单”:通过“给机会”替代“给政策”,形成良性循环。
三、招商技能与工具培训
-
目标客户分析
- 客户定位:基于地理、行业、需求细分市场,优先服务高价值客户。
- 需求洞察:结合物流成本、供应链协同等企业痛点设计解决方案。
-
招商谈判与策略
- 差异化提案:突出区域产业链优势,强化投资回报预期。
- 谈判技巧:灵活应对企业需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数字化工具应用
- 全域营销: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如电商、私域运营)提升招商效率。
四、案例与实践
-
南京本地实践
- 六合区:精准对接半导体产业链,提前半年布局供应商网络。
- 场景创新:开放低空物流、文旅等场景,吸引技术型企业落地。
-
其他地区借鉴
- 合肥:发布场景需求清单,推动新技术应用落地。
- 深圳:开放自动驾驶场景,集聚800家相关企业。
五、新政合规与风险管理
- 合规性要求
- 避免恶性竞争:禁止违规承诺税收返还、土地优惠等。
- 风险控制:建立招商协议审查机制,防范法律与财务风险。
注:培训课程需结合理论讲解、案例研讨、实战模拟,重点培养招商人员的产业链分析、场景设计及合规谈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