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的课程开发需结合学科核心理论与现代市场需求,形成系统化、实战化的教学体系。以下是综合参考资料的课程开发框架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
基础目标
- 掌握市场营销学核心概念(市场、需要、交换、顾客价值等)
- 理解营销管理哲学演变(生产观念→营销导向→全方位营销)
-
能力目标
- 运用STP理论(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定位)制定营销策略
- 设计整合营销方案(4P到4C理论转化应用)
二、课程模块划分
-
基础理论模块
- 市场营销定义与功能(交换、物流、便利、示向功能)
- 市场类型与需求分析(消费者市场、组织市场、潜在需求识别)
-
核心战略模块
- 营销环境分析(宏观PEST模型、微观SWOT分析)
- 竞争战略设计(差异化、成本领先、市场聚焦策略)
-
实战技能模块
- 市场调研方法(问卷设计、数据分析工具应用)
- 数字化营销技能(社交媒体运营、大数据用户画像构建)
三、教学方法创新
-
案例教学法
- 经典案例分析(如宝洁多品牌策略、小米社群营销)
- 实时商业热点解读(直播电商、AI营销新场景)
-
模拟实训体系
- 营销沙盘模拟(市场进入决策、渠道冲突解决)
- 虚拟企业项目(从产品设计到推广全流程实践)
四、考核评估设计
-
知识掌握度评估
- 选择题/判断题(核心概念辨析,如“需要”与“需求”区别)
- 简答题(营销观念演变路径分析)
-
能力应用评估
- 营销方案撰写(含预算编制与效果预测)
- 商业路演答辩(新产品上市推广提案)
五、课程升级建议
-
内容动态更新机制
- 每学期补充新兴领域(元宇宙营销、可持续发展营销)
- 企业导师介入(行业实战经验反哺教学内容)
-
数字化工具融合
- 引入营销自动化平台(HubSpot基础操作)
- 数据分析软件教学(SPSS、Tableau可视化应用)
注:课程开发需特别注重理论-实践双闭环设计,例如在讲解市场营销功能时同步设置物流成本优化实战任务,在教授STP理论后安排真实品牌定位案例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