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常州市近年来实施的实体门店帮扶政策,现将主要措施梳理如下:
一、分型分类精准帮扶体系
- 个体工商户分型管理:将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三类,分别提供针对性支持。例如,天宁区纳入分型管理的个体户达4.16万户,其中生存型占比42.5%、成长型6.8%、发展型0.3%。
- “名特优新”重点培育:对符合知名、特色、优质、创新标准的个体工商户给予专项扶持。例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通过政策支持实现传统技艺活化与就业带动。
二、政务服务优化
- 智能政务与便捷登记:全省首创“同城通办”登记模式,实现营业执照“全市通办通取”;推出“1+N”注销套餐改革,审批环节减少50%,最快0.5天完成注销。
- 税费服务升级:优化线上办税流程,提供跨区联办服务,简化个体工商户高频事项办理。
三、金融与经营支持
- 融资纾困:开展专项对接走访,推出“苏易融”等信贷产品,降低个体户融资成本。2024年6月末,全市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达627.33亿元,平均利率降至4.42%。
- 费用减免政策:疫情期间实行水气费“欠费不停供”,减免欠费违约金;累计为48户个体户减免租金超110万元。
四、消费促进与市场拓展
- 3C数码产品补贴:对手机、平板等产品提供15%的成交价补贴(最高1500元),通过激活实名制管理保障政策落地。
- 活力市集打造:组织“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参与市集活动,提升品牌曝光度与市场活力。
五、安全保障与合规指导
- 燃气与消防管理:为个体户提供免费燃气安全检查、老旧表具更换服务;推行小型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告知承诺制,简化审批流程。
通过上述措施,常州构建了覆盖经营全周期的帮扶体系,助力实体门店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