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MBA品牌营销传播课程的核心内容框架及知识点整理,综合行业实践与理论体系:
一、基础理论模块
-
品牌内涵与定位
- 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认知总和,包含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及社会责任。
- 与产品的区别:品牌是市场感知的符号化结果,而产品是物理属性的集合。
-
品牌传播的核心目标
- 建立品牌资产(知名度、忠诚度、联想度等),并通过整合传播实现长期价值。
二、品牌传播策略模块
-
整合品牌传播(IBC)
- 定义:通过统一的信息传递,整合所有消费者接触点(广告、公关、社交媒体等)以强化品牌识别。
- 关键步骤:明确品牌定位→设计传播内容→选择传播渠道→评估传播效果。
-
传播渠道与工具
- 线上渠道:社交媒体预热(如神秘海报引发期待)、电商平台独家首发。
- 线下渠道:体验式营销、品牌快闪店等。
- 低成本策略:价值分享(如用户生成内容)、利益互惠(如限时赠品)。
-
品牌全球化传播
- 需优先实现“人的全球化”(文化适应),再推进产品与服务标准化。
三、品牌管理实践模块
-
品牌生命周期管理
- 阶段划分:导入期→知晓期→知名期→稳固期。
- 应对策略:导入期强调教育市场,稳固期侧重维护忠诚度。
-
品牌危机与资产维护
- 内部管理:通过员工行为一致性传递品牌价值观(如内部培训、文化活动)。
- 外部维护:快速响应负面舆情,强化社会责任形象。
四、案例分析模块
- 案例1:某手机品牌通过社交媒体预热、明星代言、电商限时优惠组合策略,实现市场占有率提升。
- 案例2:某快消品牌利用用户生成内容(UGC)和跨界联名,低成本完成品牌年轻化转型。
五、课程关联知识点
- 战略管理:品牌传播需与企业战略(如市场进入、竞争定位)协同。
- 消费者行为学:需求导向的传播策略(如挖掘隐性需求、情感共鸣)。
以上内容融合了品牌传播理论、工具方法及实战案例,适用于MBA课程中的策略制定与商业决策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