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的负责机构可分为以下层级和类型:
一、政府主管部门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小企业促进部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需安排专项资金并组织实施相关培训。 -
工业和信息化系统
- 国家级: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年度培训计划,如2023-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等专题班,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及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机构承担。
- 地方级:省级/市级工信部门(如海南省工信厅、杭州市工业和信息化服务中心)联合财政、发改等部门开展政策解读及实务培训。
二、服务机构与平台
- 公共服务平台
地方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如萧山区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负责具体承办培训活动,协调场地、报名等执行工作。 - 行业协会与金融机构
部分培训由行业协会或银行(如宁波银行杭州分行)联合主办,提供融通发展、政策申报等专项辅导。
三、法律支持与社会资源
- 法律保障:《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要求政府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公共服务机构、行业组织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支持。
- 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共同提供专业化课程,如长春正五教育等机构参与企业管理培训服务。
四、培训对象与形式
- 对象:重点覆盖区域龙头骨干企业及初创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 形式:集中授课结合实践应用,涵盖政策解读、案例分析、数字化赋能等模块。
总结来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多层次体系,具体实施需结合地方政策与年度规划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