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针对宜昌餐饮企业的整合营销策划方案,结合地域特色与行业经验制定:
一、精准市场定位与客群细分
- 核心客群锁定
- 旅游客群:针对三峡景区、葛洲坝等游客,推出“宜昌风味套餐”,融入腊肉、江鱼等本地食材,包装成“游三峡必吃”打卡产品。
- 本地居民:聚焦家庭聚餐、商务宴请需求,分设平价档(人均50-80元)与中高端档(人均150-300元),通过菜品组合满足不同场景。
- 差异化定位
- 文化主题:打造“水电之都文化餐厅”,通过三峡大坝模型、老照片墙等元素强化地域认同感。
- 菜品创新:开发“柑橘入菜”系列(如柑橘红烧肉、橙香鱼片),结合宜昌柑橘产业优势形成独家记忆点。
二、线上线下联动推广
- 线上流量矩阵
- 短视频营销:拍摄“宜昌厨神争霸赛”系列短视频,展示厨师现场烹饪江鲜、制作凉虾过程,投放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并关联景区旅游攻略。
- 本地生活平台:在美团、大众点评开设“宜昌美食周”专区,推出“满100减30”限时券,同步上线“三峡风味盲盒套餐”。
- 线下场景引流
- 景区合作:与三峡游客中心合作,凭景区门票享餐厅9折优惠,并派发印有餐厅LOGO的文旅地图。
- 社区渗透:在CBD购物中心、水悦城等商圈举办“免费试吃快闪”,扫码关注公众号即送凉虾/萝卜饺子一份。
三、节庆与日常活动策划
- 重大节点引爆
- 端午节:推出“屈原宴”主题菜品(如粽香排骨、艾草糕),搭配楚辞朗诵表演,定制屈原IP文创餐具作为伴手礼。
- 暑期档:举办“长江夜宴”露天餐饮活动,设置江景位、灯光秀,联合游轮公司推出“游船+晚餐”联票。
- 常态化运营
- 会员体系:消费积分可兑换三峡大坝观光票或土特产礼盒,增强粘性。
- 社群运营:建立“宜昌吃货联盟”微信群,每周发布“主厨推荐菜”投票活动,中选菜品享8折优惠。
四、服务质量提升与口碑管理
- 员工培训
- 设计“三峡故事话术库”,要求服务员能讲述2-3道招牌菜的历史渊源(如凉虾与三峡移民文化的关联)。
- 体验优化
- 引入智能点餐系统,支持三峡方言语音点菜,增加趣味性。
- 设置“透明厨房”直播屏,实时展示江鲜处理过程,强化食材新鲜度信任。
五、成本控制与效果评估
- 营销预算分配:线上推广占60%(侧重短视频和信息流广告),线下活动占30%,预留10%应对突发策划。
- 数据监测:通过美团后台分析“宜昌”“江鱼”等关键词搜索转化率,每月调整套餐组合。
注:方案需根据企业规模(如中小型餐厅优先落地社群营销和套餐优化,大型酒楼可侧重文化IP打造)选择性实施,核心在于将宜昌地域文化转化为餐饮消费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