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实体门店帮扶政策及措施(2025年更新)
一、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
-
分类标准
- 生存型:成立时间短(通常未满2年),营收较低(年销售额低于24万元),雇员少于3人,未实际缴纳税款或未建立社保账户。
- 成长型:成立2-5年,年销售额24万-60万元,或已办理涉税业务、为1-3名雇员缴纳社保。
- 发展型:成立5年以上,年销售额超60万元,或为4名以上雇员缴纳社保、拥有注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
-
差异化帮扶措施
- 生存型:优化市场准入服务,降低经营场所租金成本,实施包容性监管。
- 成长型: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社保参保引导、金融贷款支持(如50万贴息贷款)。
- 发展型:支持合规化管理、知识产权保护,鼓励转型为企业,优先享受产业升级政策。
二、金融及税费支持
-
融资支持
- 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提供最高50万元贴息贷款。
- 银行机构对普惠小微贷款按余额增量1%提供资金,重点倾斜服务业。
-
减税降费
- 落实增值税加计抵减、“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困难企业可申请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减免。
- 2025年内继续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政策(失业、工伤保险),免收滞纳金。
三、其他专项政策
-
租金减免
- 承租国有经营性用房的个体工商户,可申请3个月租金减免。
-
区域保护与品牌支持
- 实施区域保护政策,避免同品牌过度竞争;通过广告投放、活动策划提升品牌知名度。
- 对使用地理标志商标或拥有专利的个体户,优先纳入“名特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