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厢村位于睢县县城西北一角,此处从前有土岗,岗上及其两侧种植着许多榆树,因此得名榆厢岗。因为位于商丘至开封的官道旁,宋元时期这里设立了兵铺驿站,用以快速传递军事命令与公文,故得名铺。
1853年,捻军来到榆厢,为了安全防卫,百姓筑起了一座名为榆厢寨的防御工事,将附近的于屯、刘花园、中兰楼三村合并筑于此寨内。寨内设有集市,被称为榆厢集。
据传,宋太祖赵匡胤逝世于宫中疑团重重的氛围之中,其后代后来迁移到许昌。北宋末年,宋太宗的皇室后裔被金兵俘虏,而太祖的后裔因在许昌得以幸免。赵氏始祖赵德明在公元1126年避乱从许昌迁移到襄邑城西的西赵楼(今属杞县),后来又从西赵楼移居到榆厢。如今,位于睢县西陵镇榆厢南村的赵氏祠堂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堂始建于清代中期,现存房屋三间,坐东向西,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
榆厢村最令人称奇的地方莫过于其村落布局的独特魅力。“迷人村”这个名字准确描绘了榆厢给初来乍到的人带来的困惑。沿着贯穿榆厢的向北的道路前行,看似纵横交织的路却无法指引正确的方向。村落的主十字街并未按照常规的南北走向设立,而是依据地势呈现出东北西南或西北东南的走向。这种特殊的布局使得房屋朝向各异,甚至有堂屋朝向西北或西南的奇特现象,因此有了堂屋有南山之说的传说。
昔日的榆厢村花生丰收季节,吸引无数商贩来此购买和刨收花生。他们或在旅馆住宿,或寄宿农家,忙碌一整天后,夜幕降临却常常发现难以找到回家的路。榆厢的夜路仿佛漫长无比,怎么走也走不到尽头。原来他们迷失在了这个神秘的村庄中。尽管他们努力寻找方向,却往往只能原地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