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无人便利店成为了热门话题。
从初创公司的涌入到互联网大公司的技术研发,无人便利店正在迅速发展。最近,阿里巴巴在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推出了名为“淘咖啡”的无人便利快闪店。
“淘宝造物节”是一个集合了创意、脑洞和黑科技的线下活动,而“淘咖啡”无疑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在现场,人们需要绑定身份验证才能进入。通过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阅读《用户服务协议》后,完脸识别和身份采集的同意,以及支付宝自动扣款的允许。接着,电子入场码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通过闸机的验证后,消费者便可以进入店内。
这家无人便利店占地约200平方米,货架上摆放着从造物节里挑选出来的限量商品。门店的桌子上带有触摸屏,方便消费者选择商品。餐饮区占整个便利店面积的1/4左右,门店的天花板上装有摄像头和传感器,以实现目标检测与追踪。
在“淘咖啡”内,消费者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点餐。虽然便利店内有员工提供服务,但他们主要是引导顾客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点餐以及调制饮品。店内还有带显示屏的桌子,消费者可以在上面购买虚拟商品。由于技术尚处于初期阶段,虚拟商品目前由淘宝固定,未来可能会根据消费习惯进行精准化推荐。
无人便利店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支付环节。与Amazon Go不同,“淘咖啡”采用了单独的结算技术,避免了多人造成技术负压的问题。店内设置了“购物通道”和“无购物通道”,顾客在通过结算门时,系统会自动识别购物意图并完成支付。
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郑恩阳表示,这项技术融合了人脸识别、机器学习、和无人结算等技术。目前身份识别的错误率是0.02%,商品识别错误率为0.1%,虽然识别精度还有待提高,但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
阿里巴巴目前并没有“淘咖啡”的商用和推广计划。郑恩阳表示,这只是一个快闪店,他们更想做的是一套无人店背后的物联网支付方案,以延续到传统便利店业态中。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完善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