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十六岁的胡彬,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位于金安区木厂镇。他对音乐的热爱,如同璀璨繁星般闪耀,即便经历了打工、创业的艰辛历程,也从未磨灭。
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他开始了漫长的打工生涯。首站江苏无锡,他做起了泥瓦工。虽然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但他依然勤俭节约,终于在短短的半年内攒下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笔“巨款”,而他毫不犹豫地将其投入到了他的音乐梦想中。从那时起,电台的《每周一歌》成为他的“专业老师”,指引他探索音乐的殿堂。
上世纪九十年代,胡彬回到了老家结婚,之后在木厂镇开设了门窗加工店铺。店铺中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双卡录音机,那是妻子带来的嫁妆。每天,录音机里的旋律给予他无尽的动力。除了跟随录音机学习,他还虚心向民间高手请教,勤奋练习发声、纠正发音、训练表情和台风。凭借着这股学习的劲头,胡彬的歌声愈发浑厚,音域也愈发宽广,最终在村里小有名气。每当回忆起那段日子,胡彬总是感慨万分。
之后,胡彬来到六安市区继续从事门窗生意。从2009年开始,他陆续参加本地歌唱比赛。初次参赛时,因紧张未能发挥出最佳水平,但在淘汰后并未气馁。之后只要有机会,他依然坚持参赛。多次参赛的历练为他积累了宝贵的舞台经验,为他日后登上更大的舞台打下了坚实基础。
胡彬的门窗店与众不同,进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架钢琴。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歌词本”,里面装满了他从网上下载的曲谱。曲谱上密密麻麻地用红笔做了标注。他解释:“我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方言较重,我在上面标注好拼音,以便在练唱时纠正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