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济斯属于什么档次

2025-04-1508:33:48创业资讯0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宠物饲养往往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支撑。这一现象,在开放前的尤为显著。当时,物资供应相对匮乏,城市居民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格外珍视。饲养的宠物多为食量较小的虫鱼鸣鸟,或是能带济收益的家禽,如母鸡和白鹅。少见的,是饲养无经济价值的犬类。在吉林市,犬类成为市民的宠物并形成一个市场,这种现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显现。

随着开放的推进,城镇居民的收入逐渐增长。市场经济的萌芽期,各式各样的商品诱惑着消费者,坊间的致富传闻也刺激了市民寻找财富的渴望。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炒卖君子兰的投机行为从长春开始蔓延。这股风气很快波及到吉林市,君子兰的价格如脱缰野马般疯狂。许多市民通过炒卖君子兰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更多人则成为早期的“韭菜”。日报曾对此现象提出批评,指出君子兰交易是虚业,呼吁人们多干实事。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民间财富的膨胀,宠物狗炒卖热潮在全国范围涌现。犬类因其“人类朋友”的美誉,在制造财富神话的也带给人特殊的精神慰藉。宠物狗成为炒卖的重要标的,其持续升温。

早在1982年,吉林市就发布了禁止在城市中饲养犬类的规定。这些规定并未能阻止全民参与的炒卖活动。在发财传闻的迷惑下,许多市民忘记了风险,用积蓄再次投入宠物狗炒卖行业。在吉林市的一些繁华地段,自发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宠物交易露天市场。这个市场虽然只在节假日交易,但规模不小,影响力巨大。当时的吉林市拥有许多在国内宠物狗行业有声誉的繁育者,他们的犬只在各种评比上屡获殊荣,因此吸引了许多外地“狗贩子”和炒家前来选购。

市场交易日时,街道上人头攒动,各种犬只分区销售。一些商贩还带着自己的“种犬”到市场展示,招揽生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愿交管理费的“游商”怀揣小狗,在街道上寻找买家。许多市民和游客都会到狗市观看品种繁多的宠物狗,感受热闹的气氛。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吉林市已不复当年的光鲜亮丽。当年的全民炒卖热潮难以再现,即便市民仍有致富的热情和能力,也难创造出当年那样的红火场面。回望过去,我们不禁感慨万分,那些在宠物市场中收获财富和温情的市民,如今过得如何?而那些仅仅收获到大梦一场的人生感慨的人们,又该如何面对过去与未来?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