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业界长期以来大力宣传“全固态”电容的耐用性优势,这一优势已经深入人心。细心的人们可能会发现,许多主板的音频部分并没有采用固态电容,而是采用了各种电解的音频电容。这是否意味着主板在音频方面有所偷工减料呢?为何不使用固态电容呢?接下来,我将为您揭示其中的真相。
我们来探讨一下声音的本质。声音是振动的表现,其最自然的形式可以用正弦波来描述。正弦波包含两个关键参数:振幅和频率。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大小,而频率则决定了音调的高低。人耳能够感受到的音波范围大致在20至20,000Hz之间。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固态电容在音频方面的表现。固态电容确实没有爆浆的问题,因此在寿命和稳定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音频领域,固态电容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其容量相对较小,充电和放电过程较为急促,形成的波形曲线类似于三角形,因此音量较小,声音显得干涩、突兀,失去了声音原本的自然流畅之感。对于音质较差的音箱和耳机来说,这一问题可能并不明显,但对于稍微好一点的设备,这种“数码音”的瑕疵就会显现出来。
相比之下,传统的电解电容在音频方面表现更为出色。其容量可以做得较大,充放电过程更加平滑,形成的波形曲线更加平缓,更接近声音原本的形状。电解电容在音频方面的表现更加饱满、自然,更能实现高保真度的声音输出。
以铭瑄Z170PRO终结者为例,该主板在音频方面选择了小容量音响级音频电容,能够更好地表现声音的细节和质感。还加入了德州仪器的独立运放芯片,以强化声音的力度和厚度。通过这些精心设计,铭瑄Z170PRO终结者实现了声音的整体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表现。虽然不敢称其为“秒杀万元音响”,但其音效表现绝对令人满意,值得玩家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