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前世今生
说到玻璃,大家都非常熟悉。无论是自家窗户还是对面大楼的窗户,基本上都是用玻璃做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优异的光学性能,还因为其出色的物理防护功能。玻璃在造价和取材方面也相当亲民,随处可见。
玻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据史载,世界上最早的玻璃是由古埃及人制造的。玻璃的出现和使用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在,西周时期的古墓中曾发现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说明古人在那时已经开始制造并使用玻璃。南北朝以前的人们,将用火烧成的透明物通称为“琉璃”;宋朝时则称之为“玻璃”;到了明清时期,习惯将低温烧成的、半透明的、有玻璃光泽的物质称为“琉璃”。
古典作品中亦常有“玻璃”一词。比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一诗中,就提到了玻璃。现在的玻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它可以制作透镜、三棱镜或高速传输用的光纤,也可以制作色彩斑斓的艺术品,如著名的花窗玻璃。
最常见的玻璃是钠钙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钙以及其他添加物。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现化学惰性,一般溶于强碱,例如氢氧化钠,但不溶于酸(例外:与玻璃反应生成SiF,会导致玻璃的腐蚀)。
常见的玻璃腐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