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分关注自身的缺点与优点。
因为,缺点和优点的定义会随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我们常常称赞某人直率,认为这是他的优点。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直率也可能被视为轻浮,因为他可能过于冲动,缺乏沉稳。同样,我们可能会说某人吝啬,认为这是他的缺点。在另一些情况下,他的节约方式也许会被视为优点,因为他能替公司提出有效的节约方案并付诸实践。
第二,我们必须认识到,所谓的缺点和优点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看法和观点,它们并非唯一固定的。
这种主观认知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换句话说,人的个性是客观的,而优点和缺点是由个性所引发的。没有任何一种个性可以用简单的优缺点来评判。
第三,优缺点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向,它们既是主观对客观的影响,也是客观对主观的反馈。
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时,不应仅关注他的优缺点,而应深入了解他的个性。在个性中探寻共性,才能真正地认识一个人。
第四,对待自己也应如此。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个性,发挥其中积极的元素,避免消极的结果。
第五,面对类似问题,最好的回答方式是向面试官阐述你的个性,包括其中消极和积极的部分。还要讲述你为了发扬积极面和避免消极面所做的努力。